九二共识 北京从两会开幕提到闭幕

16.03.2016  23:39

虽有中国大陆外交部长王毅「宪法说」在先,美国退休外交官芮效俭、包道格登门拜访在后,但北京的对台发言,始终是用「九二共识」4个字,从「两会」开始贯穿到今天结束。

儘管「两会」最后一天,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天在记者会仍不忘提到,两岸经贸合作的前提是要保持两岸和平发展,基石还是「九二共识」。只要遵循这一政治基础,大家都认同属于「一个中国」,可以说「什么问题都好谈」。

李克强既提到「九二共识」,也提到核心意涵的「一个中国」,更直指这是两岸经贸合作前提的基石,只要遵循就什么都好谈。这既是中共典型的软硬兼施式话术,也符合北京对台政策的基调。

再往前推,即使是字数一向不多、每年会议闭幕就会发表的大陆全国政协政治决议,在14日发表的内容里,仍强调要「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

一名大陆涉台官员私下表示,事实上,1月16日台湾总统大选后,大陆的对台立场,一直没有离开「九二共识」这4个字,即使是没提到「九二共识」的王毅「宪法说」,仍然是「一中」概念。

他说,外界有大陆利用两会「密集宣传九二共识」,一部份原因是「两会」向来是官员与媒体的集合聚焦处,议题有放大效果,特别是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相关谈话;另一个原因,则是「九二共识」、特别是其「两岸同属一中」的意涵,是大陆不可动摇的底线。

根据报导,「两会」期间透过媒体公开提及「九二共识」的大陆党政官员,至少有习近平、李克强、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海协会长陈德铭,乃至于事后首度说明「宪法说」的王毅等人。至于退休涉台官员及学者,数目更多。

而选后不久的1月下旬,面对到访北京的美国副国务卿布林肯,张志军仍持续推销「九二共识」。至于他在3月10日会晤美国前驻北京大使芮效俭、美国在台协会前台北办事处长包道格的谈话,外界猜测,应不脱北京对台的一贯宣示。

可以说,北京看准「两会」是包括台湾在内的各地媒体聚焦中心,从第1天到最后一天,高密度地放送「九二共识」,藉此传达对台政策原则不变的讯息。这种前后贯穿式的表态,用意既在宣传,也在等待回应。1050316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