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为什么?台北米其林指南长得不一样!

16.03.2018  10:13
2018年03月16日 09:25 工商 姚舜 史上第一本〈台北米其林指南〉不含米其林自家广告,全书共240页,比东京版(400页)和香港/澳门版都少。(图/姚舜摄)

不一样!〈台北米其林指南〉与东京或香港/澳门版的尺寸大小、页数厚度与编排方式,通通通不一样!甚至推荐餐厅的方式与所用识别标志也略有不同!

〈台北米其林指南〉中以跨面满版的编排,将推荐餐厅与饭店的地区分类,过去未出现在东京版与香港/澳门版中。(图/姚舜摄) 过去「红色美食圣经」中从未出现商业广告,而〈台北米其林指南〉中则出现了许多页全版商业广告。(图/姚舜摄)

2018年的〈台北米其林指南〉发布会风光落幕,挟「台湾史上第一次」的声势,米其林也搏得媒体版面大幅报导,拉高了台湾美食国际形象地位,并为台湾「观光行销」与「城市行销」写下成功新案例。

〈台北米其林指南〉中亦出现了酒类商品广告。(图/姚舜摄) 香港/澳门版与东京版米其林指南,会以「刀叉」为标志,并以数量多寡作为区分餐厅「舒适度」(Comfortable)的等级,但台北版却没有。(图/姚舜摄) 东京版米其林指南中将Comfortable译为「快适度」,并同样用「刀叉」区分等级。(图/姚舜摄)

〈台北米其林指南〉的评鑑结果,有人认同、激赏,也有人失望、不屑,更有不少美食家与饕客认为,米其林对台湾美食餐饮的认识太偏狭。这些声音与「异见」都吸引了媒体报导。某种程度,未尝不也是一种行销宣传。

在热闹喧中,记者仔细比对发现,标举「台湾第一本」的〈台北米其林指南〉,无论是书本厚度、文字与图片编辑排版形式与风格,提供吃货读者索取的标志符号,甚至推荐餐厅的分类,全都与东京或香港/澳门版的不同。是台北够格厅数量太少?还是米其林指南亦开始追求「创新」?究竟是什么原因?耐人寻味。

同样都是「刀叉」,不仅有数量分别,还有「红色」与「黑色」的差异,而红色级数又比黑色高。(图/姚舜摄) 东京与香港/澳门版米其林指南在分类索引时,会将「星星」、「轮胎人」与不同顏色的「刀叉」,列在餐厅之前供吃货辨识。(图/姚舜摄) 〈台北米其林指南〉中没有「刀叉」标志,却有「米其林餐盘」标志,并标榜是评审员「万里挑一」选出的推介餐厅。(图/姚舜摄)

与东京或港澳版米其林指南相比,台北版米其林指南的开数尺寸较大。厚度看起来差不多,但台北版240页,东京版超过400页,2016年的香港/澳门版则超过500页。差很大!

在编排上,〈台北米其林指南〉不只罕见出现了整版大图,并用跨页大图区别推荐餐厅的地区。更让人意外的是,〈台北米其林指南〉中出现了许多全版呈现的企业商品广告,这些「史上第一次」出现在米其林的商业广告,颠覆了许多人认为「米其林指南不接受企业赞助」的印象。

除了「星级评鑑」与「必比登推荐」之外,过去在东京或港澳米其林指南中,米其林会用「刀叉」为标志区分餐厅的舒适度,刀叉愈多、级数愈高,同时「刀叉」并分红、黑二色,红色的级数又比黑色要高。但是,这回在〈台北米其林指南〉中,「刀叉」不见了,却出现了「米其林餐盘」,此一标志亦完全未分等级。何以致之?一般人多只关注「星星」,少有人注意此点。同时因为书是在发布会之后,完整封膜才发放给现场与会人士,我发现了,但发布会已赶结束,没得问。

〈台北米其林指南〉推荐餐厅除标志菜系类别,编辑并用了诸如「简朴」、「流行」或「经典」等不同形容词,「定义」用餐空间与氛围,只是这些形容未必能得到餐厅经营者与消费者认同。(图/姚舜摄) 江振诚主持的〈RAW〉餐厅被米其林定 义为「创新菜」,同时以「型格」描述餐厅,这样的定义让不少人觉得「莫名其妙」。(图/姚舜摄)   位在民生社区的〈L 先生〉餐厅也进入被推荐,编辑用「亲密」字眼形容该餐厅, 这形容也「怪怪的」。(图/姚舜摄)

无论是星级餐厅或餐盘推介餐厅,〈台北米其林指南〉的编辑在书中除会注记这些餐厅的菜系或业态,还另外用不同形容词试图诠释这些餐厅的氛围。这些形容词包括:经典、流行、东方、典雅、简朴与型格等,甚至还有「亲密」。这些形容词虽是米其林秘探的「个人感受」,却不见得能得到餐厅经营者与台湾消费者认同,有些人甚至觉得「太扯」!

〈台北米其林指南〉真的出现了许多「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米其林恐怕应说明解释一下,不要再「搞神秘」了!

(工商)

出版首本台北米其林指南 是他们找来的! 2018台北米其林指南 完整名单 夜市小吃入选台北米其林关键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