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分尸案为发想!《病号》探网路社群真假人生

06.04.2018  10:33
2018年04月06日 09:38 中时电子报 林宜静 /整理报导

东京骇人听闻分尸案,其源头竟是凶嫌透过网站约搜寻想死念头的被害人,将其杀害分尸。网路无远弗届,看似串连人生网络,然人真实的一面在网路下可能出乎你意料之外!今春从舞台剧《病号》来探究真实与虚拟、表面与浮夸!矛盾、衝突的人性如何载往路世界无所遁形!

病号》剧照。「在键盘之后,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但是在无法追溯责任的匿名发言背后,谁又能为这之间不经意的伤害负责?。(主办单位提供)

你有几个数过自己有几个帐号吗?FB、ig、PTT、Google、Twitter、Pinterest、LinkedIn等等。在网路社群的时代,因网路匿名的特性,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数个虚拟分身。动见体最新作品《病号》便以网路匿名文化为主题,探究当每个人都拥有「畅所欲言」的权利,现代人的精神样貌将有怎样的转变?

剧名《病号》的命名缘自制作团队在网路上搜寻到的一则社会新闻,一起发生于日本东京的社会案件,凶嫌透过社群网站约曾在网路上发布想死念头的被害人,将其杀害分尸。根据媒体报导,相对于与个人真实生活有所连结的「真号」,被害人所发文的帐号则是其用以发泄负面情绪的「病号」。

延伸这样的概念,不管是多重帐号,或是在各种匿名系统发展下所衍生出的「靠北」、「黑特」系列,当我们的言论可以摆脱现实的性别、社会地位等框架,在无法追溯责任的匿名发言背后,谁能为这之间不经意的伤害负责?

病号》剧照。演员王靖惇、刘心宇,饰演一对即将步入婚姻,但却只能依靠手机高潮,在性爱关系上出现大问题。(主办单位提供)

病号》剧情从一起自杀未遂的案件展开,藉由与自杀未遂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九名角色,探索在现今网路与现实生活大幅重迭的世界中,人该如何自处?在剧中,九名角色都没有名字,只有称谓,如「弟弟」、「同事」、「护士」,而负责文本编创的王靖惇表示,这样的设定,是用以呼应网路匿名文化下「无名」的状态。

病号》剧照。剧中使用大量气球,延伸作为网路的对比和连结。(主办单位提供)

病号》前身源自2017年台湾大学戏剧系学期制作《全景赋格》,除了承袭符宏征导演的形式风格,和《》剧中部分人物关系,更保留《》剧中赋格和对位的思考,衍伸运用在《病号》的戏剧和肢体铺陈。

在创作过程上,是先经由王靖惇进行前期的文本编创,再由导演符宏征带领九位实力派剧场演员——李明哲、林子恒、王世纬、王靖惇、洪健藏、高华丽、施宣卉、江宝琳、刘心宇,透过长时间的工作坊培养默契,再进入集体创作发展的阶段,最后交织出《病号》的全新面貌。

病号》一剧并不意图提出批判,探究的是网路匿名文化对现代人行为模式的影响,重点在于展现「人」与网路已不可剥离的眾生相。透过舞台上的每个角色,期待让观眾重新关照自身,进而引发思考——「对你而言,网路是什么?」

(中时电子报)

舞台剧《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