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闹水荒:天灾?人祸?
据媒体报道,台湾面临自1947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位于北台湾的新北市、桃园市和新竹市在清明节假期甫结束即实施第三阶段停水措施。香港《大公报》今日发表评论表示,此次旱灾暴露了台湾水资源匮乏的窘况,当中即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评论摘编如下:
天公不作美,台湾面临自1947年来最严重的旱情。位于北台湾的新北市、桃园市和新竹市在清明节假期甫结束即实施第三阶段停水措施,自来水公司采取“供五停二”,即每周只供水五天,停两天。如果旱情没有好转,高雄、台南、苗栗、台中等中南部县市也要分区限水,而且限水措施将升级为“供四停二”或“供二停二”。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若是缺水,将会对民众日常生活以及各行业造成严重影响。台岛四面环水、而且多雨,给人的印象似乎并不缺水,此次旱灾暴露了台湾水资源匮乏的窘况,当中即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岛内中央高山耸立,雨水降落地表后迅速排流入大海,蓄水不易。此外,台湾虽然算是世界上多雨的地带,但降雨量时间分布严重不均,雨下多了,成水灾;雨下少了,成旱灾。去年岛内降雨仅1643毫米,是十年来降雨量最低,与2005年全年降雨2800毫米相比,整整相差一千多毫米。今年第一季度全台平均降雨量仅有33毫米,是自1947年以来第三少的雨季,让岛内尝到了“春雨贵如油”的滋味。
为了留住珍贵的雨水,台湾兴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库,但却因为淤泥日积月厚,大大降低了水库的储水效率。据岛内水利署指出,全台重要的民生水库淤积率几乎都在3成以上,严重的像雾社、白河甚至达到6成。为了清淤,过去5年已花了500多亿新台币,如果清除全台水库的淤泥,恐怕30年也清不完。台湾水库淤积严重超乎想像的最典型例子是南部的曾文水库。该水库容量原本约7亿吨,自从2009年“莫拉克”风灾后,仅剩4.7亿吨。
台湾是世界排名第18位的缺水地区,每人每年平均可获得的水量,仅为全球平均值的1/6,但岛内的水道漏水却高达20%,反映了台湾民众的节水意识薄弱。据统计,台湾每年漏掉的水相当于16座奥运标准的流水游泳池。其中基隆和新北的漏水率更高达3成,这主要与偏低的水费和市政拮据有关。据说,岛内已有20年没有调升水费了,目前每立方水约新台币11元(约合人民币2.19元)。而在香港,首12立方水量免费,但接下来的31立方米的用水量,每立方米4.16港元(约合人民币3.3元),再接下来的19立方米用水量,每立方米6.45港元(约合人民币5.16元),用水量超过前3个级别合共62立方米的用水量以后每立方米收费9.05元(约合人民币7.24元)。香港按用水量等级收费,用得越少,水费越便宜,可起到鼓励节水的效用。反观台湾,水费偏低,民众当然也就没有节水的动力了,即使漏水,也不会觉得心痛。正因为水费长期偏低,使自来水公司没有足够经费更新老旧的水管,导致漏水率增高,形成恶性循环。
台当局展开抗旱大作战,除了祈求天公“开眼”降雨,也要加强民众的节水意识,如此才能战胜旱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