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淞「设计」揭社会荒谬 当代馆「中计」展出

21.05.2016  09:04
史金淞作品〈哪咤〉现场作品照。(当代艺术馆提供)

「设计,就是一个计!」在艺术文创抬头时,物品不再仅限于「实用」价值,如何完美呈现兼顾美学,商品也能成为艺术品!然在消费时代崛起,物品喜新换旧,「设计」的意义也有重大改变。在告别逾30万人次的「蜷川实花展」后,当代艺术馆邀请大陆当代艺术家史金淞来台进行个展。从Dior品牌看消费文化、崑曲中穿越古今、从黄沙看30年河东岁月,从展示的艺术中凸显社会荒谬、看权力演化史变异。艺术家在当代馆设了计,邀请我们进入他的棋盘中,思考科技、消费文化的未来。

大陆当代艺术家史金淞的作品〈同行者〉,用工业垃圾改装的摩托车艺术,用「行动」与「速度」唤起世人对设计的想像。(图右为艺术家史金淞、图左为当代馆馆长石瑞仁,林宜静 摄)

520的当代馆 不政治 用艺术说话

520当天,当总统府前热闹庆祝时,邻近不远的古蹟—当代艺术馆也再进行一场「艺术ing」!一辆铺上树干的改装摩托车驶向当代馆快速行驶在当代馆大门口前广场,其拉风酷炫的造型和张扬的声势,与组合机身的工业废料形成强烈对比,犹如借工业废料之尸还魂而行动自如的创意车具,以自由行进方式为本展宣示企图超越被当今社会体制设计的宿命。这是大陆当代艺术家史金淞的作品〈同行者〉,用工业垃圾改装的摩托车艺术,用「行动」与「速度」唤起世人对设计的想像。

以个人为主角的「设计博览会」

台北当代艺术馆将5月21日至7月3日盛大展出的【史金淞:个人设计博】包含三个意旨,1、这是以个人为主角的「设计博览会」;2、这是一个关注于个人生活范畴的「设计博物馆」;3、这里呈现了一个以「设计」来和「被设计」进行博弈的个人奋斗史。

对于史金淞而言,设计就是依据不同时期/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各自设计出一套权力系统以及合法性依据,并形成知识以指导日常生活,规范社会大眾的意识与常识,包括道德伦理、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而他的个人设计博,就是着眼于对应乃至于对抗歷来如此的一套制度或系统。

「设计」与「被设计」的博弈

史金淞认为,整个人类的演化史,几乎贯穿了「设计」与「被设计」的博弈,这种博弈存在于每个族群竞争与文明衝突的第一现场,而所谓的文化和文明,即是来自一系列设计体制化的成果。

但也因此,歷来总不乏个体的行动者,前仆后继极力挣脱、对抗「被设计」的宿命,然而,其中也有不少人不自觉地沦为体制化设计的共谋者―他们深陷于「被设计」的自我设计之中,史金淞自承即是其中的一员。

生命个体如何抵抗或回应的三种心理模式

本展呈现了史金淞在面对设计/被设计的博弈处境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如何抵抗或回应的三种心理模式:【解剖与自我解剖】、【行动与自我切割】、【内观与自我重构】。

史金淞在【解剖与自我解剖】的心理层面上,以自我的日常经验为线索,藉由类似的语汇与逻辑,来凸显我们生活中充斥着设计/被设计的机制,透过解剖和自我解剖我们的工作、生活、情感、趣味、以及相关联的价值、伦理和梦想,在设计/被设计的权力结构下,营造出一种冷酷而暴力的新审美体验。

在【行动与自我切割】的主题上则以直接行动的方式,介入艺术生态及其生產力关系的改造,身体力行地自我下刀和切割,透过分享艺术產业里相关的传统权利,例如版权等,藉以抵抗现有僵化的权力系统对独立人格的粗暴设计。

最后,【内观与自我重构】选择在知识和权力的缝隙中,把自我消磨成一把变形钝化的刀子,藉以刺穿和削解各种「被设计」成非黑即白的现实桎梏,同时,借用这些拾来的回收物重新「设计」营造出一方独立的精神家园。

520后新气象 来当代馆看古今未来

520后的台湾有了新气象,欢迎大家来当代艺术馆走走,从哪咤形貌的「维特鲁威人」彷佛向大师达文西致敬、从崑曲起承转合看爱情、看不停旋转的圣诞快乐揭露世俗愉悦的另一面、从双松园看脱胎换骨的瞬间,不管是艺术展品、录像,互动艺术都有艺术家想告诉世人的话语与提醒。欢迎您来「中计」,走进艺术设计里来揭秘。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