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民进党须克服两岸冷内战困局
台湾《中国时报》15日社论说:2016年的大选即将进入倒数计时,国民党几乎注定陷入败局。只是,台湾从1994年开始陷入的“身分认同”、“国族认同”、“两岸关系何去何从”的“民主内战”,能因国民党溃败而画下句点吗?未来两岸关系在空洞的“维持现状”原则下,能避免陷于动荡吗?
民进党打2015“民主内战”战法,是对国民党全面批判与否定,摧毁国民党政策的道德性与正当性。战场是多方面的,史观、教育、文化、宪法、经济战略,甚而核能议题都被卷入。太阳花世代的加入,网络族群的涌入,使得理性逐渐退让,民粹高涨。这场内战与其说是摧毁国民党,不如说是要摧毁中国国民党的“中国”两字,这才是这场“民主内战”的最终目的。
由于这场内战是由国民党的李登辉所启动,国民党一开始就陷入了核心价值与信仰被挑战、政策左支右绌的困境。2008年马英九虽然胜选,但是并没有在认同问题上挑战李登辉路线,也没有提出进取性的两岸大方向,更没有回归中国国民党应有的价值与信仰。其结果是,国民党虽然执政近8年,但是既无心也无力挑战民进党的“民主内战”论述,在台湾主体论述上反而是邯郸学步,“分治”论述渐渐向“分离”论述靠拢,在执政期间没有就政治定位开启对话。
洪秀柱的两岸和平协定及两岸大方向论述,被国民党内部视为“急统”而遭批判并撤换,显示国民党的高层已经完全没有积极进取的思维,也无心在认同问题上力挽狂澜。朱立伦将王金平名列不分区第一名,等于是正式宣告国民党不再是一个理念型的政党。由于国民党在认同上的自我缴械,2016年的大选有可能成为台湾这20多年来“民主内战”的最后一役,李登辉大获全胜,蔡英文也因缘际会成为将真正完全执行李登辉政策的第一人。“民主内战”或许可以结束,但蔡英文能否走完结束两岸内战的最后一哩路,却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台北虽然在1991年废除了“动员戡乱临时条款”,单方面结束了内战,但是大陆认为,没有两岸和平协议或结束敌对的共同宣示,两岸仍处于内战状态。2008年马英九执政,开启了两岸大交流,有了和解的迹象,但是由于没有就两岸政治定位进行协商,内战状态并未解决。
民进党与蔡英文在2016年大选的获胜,象征民进党与蔡英文的胜利果实愈丰满,但是挑战也在于,他们愈没有理由在已经获胜的认同问题上让步。另外,这20多年来,特别是“同心圆史观”教育下成长的太阳花世代或网络族群,他们曾经是民进党核心价值的“圣战士”,他们现在有的进入民进党,有的成立“时代力量”或其他小党,或独立参选,他们也不会容许民进党或蔡英文在大获全胜后再放弃胜利成果,并与大陆寻求妥协或让步,其结果都将使得两岸有可能走向“冷和”,甚而再走回“冷内战”状态。
文章说,大陆借由11月初的“习马会”,为民进党划下了红线。蔡英文原本可以顺利接受“民主内战”的胜利果实而实践两岸的分离理念,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缺少核心价值与信仰、由朱王结盟主导的国民党。但是2016年后,如果她不转弯,横在她执政之路前面的,是已经把话说直说白了的大陆;如果她想转弯,又会有“教父”李登辉们,以及自己所教养出来的太阳花徒众们挡在路前。
“否定中国”开启了“民主内战”,让台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16年“民主内战”即将告一段落,“两岸内战”却可能更难结束。大选后,台湾最大的考验将在于民进党是否有意愿反省这20年来的“民主内战”,胜利者是否有意愿让台湾与中国恢复某种连结,以及建立处理两岸“内战”议题的能力。如果做不到,后果将由台湾民众集体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