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下一季略暖雨不多 中南部旱象未解
中南部水情拉警报!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表示,明年2、3月春雨北部正常,预期还有一些雨量,对旱象有帮助;但中南部就不乐观,可能要等到4月以后,5、6月梅雨季才有机会下雨,缺水危机可能会拉长。
水库为什么会缺水,最主要还是今年颱风未如预期带来雨量,今年8月颱风季罕见一个颱风都没有,2个颱风麦德姆、凤凰带来雨量也都没下在集水区。
根据气象局统计,今年10到12月全台13个主要雨量测站平均累积雨量只有130.3毫米,创下1947年有纪录以来新低,是歷年雨量最少的一年,去年同期还有366.4毫米,像台中、嘉义、台南、高雄4个站,近3个月累积雨量都不到30毫米,10月台中、嘉义、高雄更夸张,竟然1滴雨都没有进帐。
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并预测,未来一季台湾各地气温以正常略暖的机率较大,雨量则以偏少为主。
中央气象局表示,103年臺湾主要的气候特徵为春雨偏少、梅雨降雨集中、夏季偏热、侵臺颱风偏少、秋季降雨偏少;整体而言,各地气温偏暖、雨量偏少。此外,今年全球均温有可能创下1880年以来的歷史新高,超越2010年的纪录;而西北太平洋在颱风生成最多的8月无颱风形成,只有1个颱风跨越换日线由东太平洋移入,也创下了歷史纪录。
至于未来一季,由于赤道太平洋海温逐渐增暖,弱圣婴有可能发生,惟此次圣婴的发展与过去的个案并不全然相同,不但发展时间较晚,大气也尚未完全调整至圣婴出现时应有的型态,因此对臺湾气候的影响难以定量评估。气象局依现有资料研判,预测未来一季臺湾各地气温以正常略暖的机率较大,雨量则以偏少为主,北部有机会达到正常。
气象局提醒,1、2月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月份,低温出现较频繁,需要适时做好御寒措施,在冷气团或寒流影响期间,使用瓦斯热水器具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梅雨期来临之前中南部地区仍是枯水期,民眾应注意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