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妪泌尿道反覆感染 竟是大肠膀胱瘻管问题

05.10.2017  14:13
肾臟内科医师陈一心说明电脑断层影像,发现黄妇肠子和输尿管旁的膀胱,已出现瘻管。(王文吉摄) 肾臟内科医师陈一心以教具说明,黄妇瘻管出现在大肠尾端的乙状结肠位置。(王文吉摄) 卧床妪泌尿道反覆感染 竟是大肠膀胱瘻管问题(影/院方提供)

台中90岁黄姓妇人因长期卧床,泌尿道反覆感染,多次进出医院,始终找不出病因,台中慈济医院帮病患装导尿管后,意外发现其病因来自大肠膀胱间的瘻管,造成大便跑到泌尿道以致感染,经外科手术后改善。

长期卧床黄妇已高龄90岁,无法语言沟通,几个月前反覆发烧,家人送医急诊,验出泌尿道感染,服药后退烧,几天后又復发就医,返家再感染的情况一再重覆发生,甚至曾出现败血性休克。急诊医师经会诊感染科、泌尿科与肾臟内科医师,再三检视仍查不出病因。

台中慈济医院肾臟内科主任陈一心分析,高龄病人不明病情的反覆发烧,可能是淤尿排不乾净,建议装上导尿管。家人起初认为,长辈身上已有气管,不希望增加其它管路,徒增老人家痛苦,但黄妇屡次不明发烧,家人终于同意,想不到妇人导出来的不只是尿,还混杂疑似粪便的物质。

「导尿管液体来自膀胱,正常情形下,不应有粪便!」陈一心透过电脑断层检查,发现黄妇肠子和输尿管旁的膀胱,已出现瘻管,怀疑是移动病人时压力较大,大肠粪便渗到膀胱,以致憩室发炎,引发大肠靠近膀胱的组织反覆慢性感染。

陈一心表示,临床慢性憩室发炎造成大肠膀胱瘻管十分少见,通常「肠道与膀胱出现瘻管」症状,是癌症病人进行放射治疗后的併发症。他分析,可能阿嬷长期卧床造成大肠憩室,憩室又刚好接近膀胱,造成两者通道相通。

经会诊大肠直肠外科医师,从大肠做造口手术,让黄妇粪便不会再经过膀胱,改善反覆感染问题。陈一心指出,易发生大肠憩室的族群包括年过65岁的长辈、肥胖、偏爱精致食物者,建议多吃高纤、少加工的食品,多运动,让身体更健康。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