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培理为东西文化搭桥 终化身为桥

24.09.2016  12:04

20世纪初,一个美国青年只身抵达中国大陆,国学大师钱穆大笔一挥,为其起了个寓意深远的名字。他无愧于名,用一辈子的时间钻研儒学,搭起东西文化桥梁,最终自己也化身为桥。

第二届唐奖汉学奖得主,现年97岁的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华文学界有一个更熟悉的名字—「狄百瑞」。

1948年,狄培理拿到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前身)奖学金,渡过大洋抵达中国大陆。这位美国青年对儒学特别有兴趣,尤其是明末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在狄培理写给母亲的家书中,有这么一段故事。当时国共内战正打的不可开交,狄培理和几位瑞士传教士一同登上长城,壮阔景致和战争对峙的紧张气氛,让传教士唱出一首激动人心的瑞士山歌;音符跨越了国界和族群,附近的中国老兵,也跟着哼出高亢的中国歌谣。

或许这个场景,一直萦绕在狄培理心中,接下来的研究生涯中,他致力分析东西文化的异同。例如着作「中国的自由传统」便指出,中国缺乏西方意义下的「自由主义」,但并非不重视自由,尤其在明代理学中,保存了许多自由倾向(liberal tendencies)的价值。

狄培理相信,不同文化中仍可能具有相同的价值,因此透过文明间的对话,可以解决世界的各种危机。

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日前受访指出,狄培理发展出文明对话的比较研究,认为东西文化可以互相截长补短。例如西方个人主义造成的缺陷,可用带有强烈「社群主义」的儒家思想作为补充。「东方文化不只是被动,也可对西方主流文化有积极、创造性的回应。」

今天第二届唐奖得奖人演讲上,郑义静(Rachel E. Chung)代替恩师上台。她形容狄培理不只是东西文化的「搭桥者」,自己也已化身为桥(having become a Bridge more than just a Bridge-Builder betweenthe East and West)。

郑义静说,狄培理将儒学推向国际,不同文明的人都可透过狄培理的着作,瞭解儒学的精义。他的贡献放到今日尤其重要,因为世界正在翘首观望,看着中华文化如何成为全球文化的一部分。1050924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