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大通识开办「微学分」课程 鼓励跨域美学

09.11.2017  13:37
2017年11月09日 12:54 旺报 李侑珊 高应大微学分课程艺术美学工作坊。(高应大提供)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识课程强调博雅教育,特别是在人文与艺术类的课程规划,强调人本思想,希望藉由文学、艺术、音乐、歷史、哲学等课程,陶冶学生气质,而除了一般通识课程外,通识中心亦规划特色课程,提供学生跨领域学习,打破传统修课模式开办「微学分课程」,透过短时间定期的课程获得知识技能,让同学自主学习。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校长杨庆煜表示,高应大通识中心除正规课程之外,为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的素养及艺术欣赏能力,在民国94年正式成立艺文中心,主要业务对内负责校内艺文活动之整体规划与执行,以非正式课程营造生活学习圈,对外则积极促进校际和社会互动的艺术文化交流,并且每学期会依据不同主题,规划艺文展览、表演、影展以及通识讲座等非正式课程活动。

此外,考量到人口密集的高雄三民区并无社区型艺文空间,高应大通识中心及艺文中心长期推动艺文教育,透过生活察觉、方法实践等校园扎根,启发师生及社区民眾美学涵养,例如曾邀请圆明园戏剧总团、纸风车剧团等剧团至校内演出,近年来更积极推动国际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举办大型国际级展览及国际影展活动,皆荣获各界好评,除展览活动外,也配合工作坊、讲座等系列活动,增进师生艺术鑑赏的美感经验,因而荣获第三届「教育部艺术教育贡献奖」肯定。

高雄应用科技大学通识中心张瑞芳主任说,本中心今年下半年首度尝试课程创新,开办「微学分课程」,内容涵盖工作坊、远见跨域讲座、体验学习等三大课程类型,每类型底下各规划多个单元,包含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美学、生命教育以及永续环境等单元开课,合计办理19 场艺术美学工作坊、20 场跨域讲座以及6场体验活动等丰富课程,学生可自由报名,不再只是18周完成单一门课,希冀藉由多元、丰富的跨域课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

(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