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锁型公司 经长竟不知如何IPO
行政院长张善政去年还是科技部长时,曾公开表示「台湾有很多小孩是妈宝」,因此才导致创造商业模式的能力不足。今(4)日反而被民进党不分区立委、生态绿董事长余宛如批评,「我所认识的许多新创家都很tough(强硬)、坚毅,真正妈宝的是政府」。
余宛如今日傍晚在立法院质询时,当面询问经济部长邓振中,政府订出「公司法闭锁型专章」来嘉惠新创公司,允许新创公司「可用技术、劳务或信用入股」,以及能发行「无面额股票」,然而当公司业务扩张、准备IPO(首次公开募股)时,试问闭锁型的股权设计该如何转换为「上市柜模式」?没想到,邓振中一时语塞,「我、我、我可能…我猜测他可能有什么方法,我现在没法…我不熟悉这方面的题目。」
余宛如追问,「你推出的法规竟然不清楚?你不觉得奇怪吗?」她分析,新创家为了拥有公司经营权而选择闭锁型公司的法规进行登记,然而一旦业务扩张,想公开上市上柜时,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转换,闭锁型专章与公司法是衝突的,股票要有面额、特别股要转换成普通股。余宛如问,究竟政府要何时才能检讨这段转换的空窗期?没想到张善政脱口说出,「虽然我对这不了解,但我觉得不会这样。」余宛如当场痛批,现在就有这样法规空洞的问题,「院长你是在逃避还是说谎?」
余宛如会后受访时简单举例,有家公司发起时资本额设定新台币3000万元,经全体股东表决同意其中30%(900万元)以技术抵充,并发行特别股,拥有80%的复数表决权,对公司重大决策是项有否决权。假设公司业务扩充,想将引进2.7亿元,让资本扩充到3亿元,此时的技术股东持股比例就会变成3%(900万元除以3亿元),表决权也从80%降为3%,等于没有否决权,形同逼迫台湾新创业者只能去国外IPO,问题相当严重。
张善政在质询时当场承诺,将请负责的政务委员向余宛如报告。但余宛如批评,现在闭锁型公司才63家,政府是看准这63家不会上市柜,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知道政府「挖了个洞、让他们跳进坑里」。张善政重申,这现象他不清楚,将请了解业界的政委亲自向她说明。
(工商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