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瑞麟专栏》博物馆策展 不动转变感动

05.02.2016  11:23
宋徽宗发明瘦金体书法,发掘许多艺术家,是很棒的文青,但却可能是很烂的总经理,导至北宋衰亡,让当时东南亚首富之都汴京一夕成灰烟。提供类似的脉络于策展中,可以让观眾留下无限省思。(图片来源/意库行销谘询公司。注解:杨纯芳、陈琬如)

心动:为何要去博物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富的馆藏,是中华文化的缩影,述说着千年的文明轨迹。不过,多数来故宫参观的是游客,到此一游,看完翠玉白菜、肉形石之后,买买纪念品,到外面拍拍照,就回家了。文物的意涵很难懂,也不需要懂。

台湾拥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宝藏,居民却不见得常来。原因很简单:看不懂。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人文教育中,多数中小学还没有将故宫文物以及歷史课程进行有趣的结合。学生自然不容易了解故宫跟自己有什么关系。第二,故宫的策展人似乎难以感动大老远来的观眾。一则是因为故宫的研究员太忙了,要策划许多展览,无法每个展都策的很科普化;二则可能是因为他们太专业了,以致于忘记如何用易懂的语言跟观眾沟通。

不动:为何看不懂文物?

天生就有鑑赏才华的人,只要看到真迹、真品,就会感动到泪欲夺眶。不过,故宫以及多数的博物馆展览通常是生涩的,令人对文物的意涵无法消化。也因此,光是走马看花,多数人是难以体会国宝之美。若是有导览员会有帮助,听起来会比较生动。不过,这些导览员所说的内容好像是研究人员准备的必考题。缺了生活脉络的连结,听起来更像是產品目录。

一次,我带着学生去看文徵明展览书画展,对「仿赵伯骕《后赤壁图》」特别有兴趣,是镇馆国宝之一。我请学生看完这幅画旁边的策展注解后,帮我解释一下。可想而知,学生只能够支吾其词。这是因为注解里面有太多专有名词与歷史典故。不熟悉其中脉络,自然对这些说明也就难以明白。例如,谁是苏轼、沈周、赵孟俯、严嵩?什么是文人青绿传统、卷后跋语?这些人物与术语,对许多观眾是陌生的。

另一位学生似乎有点国学底子,点出这幅画应该是与古代文人苏轼有关。但他不了解苏轼为何在黄州渡假。只有寥寥几位学生没自信地说:「苏轼不是在黄州流放吗?」

文物跟观展者之间,存在一道深深的鸿沟。

互动:如何看懂国宝?

于是,博物馆决定由「不动」的文物展,加上「互动」的数位多媒体展览。例如,以科技让郎世寧《百骏图》里的马全场奔跑;让《清明上河图》里汴京的居民走来走去;有白天,也有黑夜。还嫌不够的话,可加上主题式策展,像是近来在松烟文创园区展出的《神会乾隆宴》就带进三种策展设计。

第一,活泼主题融入展览:光是看文物缺乏情境,所以《神会乾隆宴》设定以乾隆为主角,以帝王宴客为策展主轴。进来的观眾拿着「圣旨」通行令牌,也就是入场卷,一进门在镜子上就会显示自己的身分,例如兵部尚书某某某,然后进入观展。这个主意似乎不错,但身旁观眾却失望地说:「我还以为可以自己选角色呢;我很希望成为八王爷(步步惊心的剧情),或是甄嬛传里面的人物。」

第二,展品配合活动体验:在不同的展区会配合让观展者动动手、动动耳、动动脑。例如,到了书房可以体验写书法,或是用多媒体模拟乾隆写下「神」或「妙」。这是他评分艺术品的方式,像是优等与特优。观眾可以坐下来听相声,去了解一幅画。相声当然不是真人,是事先录制好的影像。到了御花园,可以体验「曲水流觞」的乐趣。这是古代文青的活动,用盘子放置美酒,放在流水中。流到谁面前,谁就得喝酒,然后吟出一首诗来。现场没有这种实际体验,是以多媒体让观眾勾起这样的印象。到出口,可以喝仿古的下午茶与餐点,当然这是要另外付费的。

第三,让科技无所不入:新一代的展览最喜欢运用大量科技,像是以多媒体呈现仿真品;用三维印表机印出拟真国宝;用RFID(一种扫瞄感应器)放入通行证,记录你走过的每一个关卡;用扩增实境技术,让你虚拟体验瓷瓶手拉胚;用Mapping技术改变周遭环境;用浮空投影变魔术。

最后一个展区还有「穿越京剧秀」。这大概是想要以古观今,造成对比感。展览中有一场乾隆与孙悟空的京剧秀(为何要安排孙悟空,不解)。后来乾隆与孙悟空穿越时空,变成摇滚乐演出。虽然这只是大屏幕投影,但几乎所有的科技都用上了,像是透明萤幕、物件对位投影、体感器、剧场式多面空间投影等技术。博物馆里不能做的,让策展厂商代劳,即可推广教育,又可促进文创业发展,是两全其美之道。

神会乾隆宴:进门时感应入门令牌,就会出现自己的角色(右图上)。仿真的金瓯永固杯,装的是皇帝开春祝贺的药酒 (右图下) 。以三维印表机做出的灯笼,投射出乾隆最喜爱的三种字帖(左图)。(图片来源/智恺科技)

由「不动」的文物展览,迈向「互动」的声光音效,策展模式的确有了全新的面貌。可是,感动呢?

但扪心自问,花了三、四小时看完展览,观眾可以带走哪些重点,却说不太出来。总觉得文物很多,但真的能说上几句的却很少。到了故宫虽然看到真品,或是到展场看仿品,都记不得了。这类商业展动感十足,却不易找到感动。

感动:如何让策展有脉络?

怎样才能策出令人感动的文物展?博物馆策展可要比商业展难多了。海贼王、侦探柯南、小小兵等商业展览通常有粉丝支持,不怕票卖不出去。策展内容也不用太深入,就可吸引人潮。文物展就不同,要观眾花新台币400多元买票去看肉形石、金瓯永固杯、金花鱼游春水瓶等古物;他们就会想,到旁边戏院去看电影会不会更划算。

声光效果不一定会带来感动。观赏文物需要有知性的学习,才能够触发感动。该怎么办呢?可以参考三种策展设计方式。

设计一:文物带出人物

文物是歷史文明的產物,背后必定有活生生的人物。是号人物的话,就必然有精彩的故事。文物配上精彩的故事,就是创造记忆点的良方。例如,最近故宫展出《董其昌书画展》,主题是「妙合神离」。大意是说,董其昌以前因为书法不好而考不上功名,最后发愤图强,临摹别人经典书法,终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成为书法大家。

这种励志的故事特别吸引人,但这只是故事的一半。勤而好学的另一面却是闇黑界的董其昌。他仗其官职欺压百姓、强占民女,是万历年间诸多恶吏之一,可排入流氓列传之中。如果能让观眾在观赏书画同时,也了解作者的人物特质,记忆必然深刻。

另外,文徵明的《后赤壁图》之中,主角是苏轼。苏轼为何是北宋的全才文人?为何他会写下千古流传的前后赤壁赋?必读的苏东坡诗词有哪些?为何苏东坡是歷史上被流放最多次的文人?他生命中有那些红粉知己?他被流放到不同地方时,都意外促成了哪些创新?苏东坡曾发明过哪些菜色?这样问下来的话,就可以对《后赤壁图》有更深入的理解。结合文物跟人物,这些脉络就能浮现。

设计二:文物引出事物

有人必生事,生事方留物。每个物件背后必有一些歷史事件。以文物来引出这些事件,可让观眾理解文物背后的意涵。以《清明上河图》来说,自古以来,仿本有九套之多。何以辨真偽,就是一项事件。例如,在真版《清明上河图》的尾端有一个官员骑在马上,旁边跟着十几位随从。这个官员戴一顶布帽,上头又再加戴了一顶「时髦」帽子,是用马尾编织的笠,后称之为「乌纱帽」。此戴法只在宋朝有,而且是高级官员间流行的戴法。

虹桥上有两个人的袖子特别地长,原来是仲介业,名叫「牙行」。袖子特别长是为了秘密以手指来讨价还价。《清明上河读宋朝》一书解释,宋朝商业活动增加,出现大量的「草市」(临时市场)。后来经营品项越多,经营时间越长,商人就住了下来。草市变成了固定市集,汴京城发展出约160行,市场繁荣也就带来仲介商的需求。

北宋时期也有文创產业,叫做「勾栏瓦肆」,就是以栏杆围起来看表演;散场时人潮像瓦片掉落一地,故名之。有说书人,在街上为市井小民说段故事,是那个时代小说的创作者。有歌手表演,宋朝的蔡依林或许应算是李师师。那时歌手在「正店」演出,也就是北宋的百货公司,她们只提供歌唱表演。根据《东京梦华录》指出,孙羊正店是当时汴京最有名的Live House,知名的歌手有:李师师、孙三四、封宜奴专于小唱;盖中宝专于散乐;张真奴专于舞旋。不知,北宋那时有没有唱片公司、练习生制度或演唱会。

让观眾了解这些脉络,知道宋朝对文人的礼遇、商人市集的繁荣、文创业的兴盛,便可增加展览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观眾也会有记性。

宋朝对文人的礼遇、商人市集的繁荣、文创业的兴盛,便可增加展览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观眾也会有记性(图片来源/意库行销谘询公司。注解:杨纯芳、陈琬如)

设计三:文物归于思悟

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事件,都会有令人启发的省思。将文物所引发的思悟点出,会让观眾离开时留下悬念。例如,你会惊叹,北宋张择端竟然能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出1000年前汴京城的繁华风貌。图中有许多漕船,可反射出北宋灭亡的原因,但作者张择端不敢画出来,只能暗示,为什么?

清明上河图》完成后不到十年,北宋就灭亡,汴京被金人夷为平地,繁华不再。原来,宋徽宗迷上了石头花园。宰相蔡京等人鼓动宋徽宗在城内修艮岳园。漕船原本用来运粮食,后来被改来运石头。蔡京命手下搜集各地奇石巨木,送到艮岳园,弄得民不聊生。漕船承载不了巨石,船裂石沉,结果运送军官还要赔钱,乾脆就造反。虽宋徽宗可能是不错的文青,但却可能是很烂的总经理。提供类似这样的脉络于策展中,可以让观眾留下无限省思。

博物馆策展不能离开使用者,只重视功能性的歷史资讯。忽视使用者,听不见他们的痛点,策展注定要失败。虽博物馆已经由「不动」的展览,过渡到结合「互动」的科技,但临门一脚还是必须要让观眾「感动」才行。(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產研究所教授萧瑞麟)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