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瑞麟专栏》失能团队 心有安全感 创新才勇敢

15.03.2016  11:02
团队成员不和睦,失去合作相辅的功能,将导致创新失败。失能的团队必须由心理治疗着手恢復心灵健康;企业先注入安全感,成员才能勇敢的团结合作。(示意图/达志影像 shutterstock提供)

失能团队(Dysfunctional Team)

有时我们太过专注在创新,却忘记创新若要成功,关键还是在团队。创新必须结合不同的专才,但万一团队失去应有的功能怎么办?这是许多研发专案失败的原因,但却鲜少被检视。一旦失败,我们大多会怪罪给大环境,或责备资源不足,或埋怨时运不济。但我们很少反省,是否团队的能力出了问题。

团队为何会失去能力?常见的问题有两种。

第一,错置人才,能力跟不上时代。成员的能力其实不足,但主管用人不明,结果想法跟不上时代;做法比不过对手,失败自然是正常的。如果不及时更换这些「人柴」,光烧火不发热,组织一旦充斥这种滥竽,便会由专案失败连动成为企业倒闭。将对的专长放在对的位置上,淘汰不适合人选。这道理很简单,却知易行难。这可能因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做科技的企业,跟不上互联网的应用;做服务的,跟不上体验经济的脚步;做新闻的,跟不上串媒体的策略。这样便会形成失能团队。这些年许多企业推动转型,希望以服务创新让日暮西山的產业找到升级契机。这个想法当然好,但企业大多有想法没做法。成立各式各样的服务研发中心,结果只是在执行例常事务或导入资讯系统,根本谈不上研发。

例如,一家手机公司说要以服务研发来创造新產品,结果只是换外装设计;一家连锁超商说要分析客户行为来设计新服务,但弄了半天只是导入一台机器去卖冰淇淋;一家旅馆说要创新服务,结果只是在大厅上装无线网路。这些都不是研发,只是用工具去强化已经在做的事,而不是未来可以做的事。

这样的团队之所以失能,是因为基本能力并未更新。服务研发的工作牵涉到服务流程的分析、研发过程的管理、使用者的行为分析。前两项需要了解研发专业,后一项需要理解质性研究方法论,要练习归纳、推理、辩证等基本功。若企业未能取得这些知识,能力跟不上,只是土法炼钢,创新自然无疾而终。

孕育心理安全感(Psychological Safety)

第二,心理缺乏安全感。除了以上状况外,还有另一种更为严重的失能。团队成员虽然各个身怀才华,但却无法合作,使得创新难以推展。这样的状况常见于企业併购案中。两家公司结合之后,一加一结果却等于负一。这是为什么呢?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艾米・爱孟生(Amy Edmondson)提醒,当团队中缺乏心理安全感时,会触发一系列的信任危机,最后导致团队失能。

心理安全感的定义是,团队成员可以相信自己在说实话、给意见、提方法或者不经意犯错的时候,不会受到不当处分或羞辱。听起来很幼稚吗?你也许会想,这不是很基本的人际礼节吗,谁会公然去羞辱团队成员呢?

但事情可能没有你想像中简单。有时无形力量比有形力量还要令人恐惧。特别当员工与主管之间有庞大的权利落差时;或者公司被收购,新的管理团队带来文化衝击时;员工的心理安全感通常就会產生比较大的起伏。员工可能就不敢轻易提出问题,担心被认为无知;不小心犯错,会极力隐瞒,以免被认为无能;不敢轻易提出意见,以免被误会在挑衅主管;更不敢提出不同的看法,担心被解读为反动分子。

心理感到不安全,就不会彼此信任。成员之间便会相互推敲,随时担心被人秋后算帐。真话不说出,组织就无法学习,埋下许多小危机,等着有一天被点燃爆发。爱梦生教授研究发现,许多人造灾害往往来自团队的失误,像是护士不敢跟医生反应病人的情况;副驾驶不敢跟正驾驶反应飞机异常状况;最后酿成难以挽回的悲剧。

成员之间不信任,因此带动恐惧感。团队因害怕衝突而不敢说实话,闷在心里就不容易就事论事。虽保持表面和谐,但衝突却由明处转向暗处。不信任与恐惧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大家表面同意,回去时则敷衍了事,行动难以贯彻。为求自保,许多事只好阳奉阴违,以求平安。于是,没有人愿意负责任,以闪烁言辞让自己避免成为代罪羔羊。不敢承诺、不愿意负责、没有结果,形成另一个恶性循环。

两个恶性循环加起来会怎么样?组织内充满心理恐惧,执行时有气无力且难以贯彻,做任何事都很难有结果。

心理安全感:不信任带动两个恶性循环,让组织内充满恐惧,心理感到不安,促使团队成员不愿承诺、逃避责任,执行时有气无力,做任何事都很难有结果,最后造成失能团队。(图片来源/本研究)

所以,该怎么办呢?关键就在建立团队成员的心理安全感,让成员之间逐渐孕育信任感。有三项挽救对策可供参考。

第一,说出口(Speak Up):讨论过程中,一旦发现尷尬问题时,主管可尝试将「问题」转化为「议题」,以避免成为人身攻击。当事件被中性化之后,大家就可以聚焦在问题的解决,而非找人顶罪。例如,业务部指责后勤部门办事不力,而后勤部门则消极抵抗与反驳。此时,主管可以将这件事重新定义为「供应链整合议题」。让大家的焦点由「找出谁的错」变成「寻找整合方案」。

反过来,面对上司,属下想要沟通,却又担心被误会为冒犯龙顏,可以尝试用谦冲的态度、温和的语气、请示的口吻去提出:「如果发生某某状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呢?」能当上高阶主管的人通常都是聪明绝顶,听到这种暗示应该会马上注意到议题的严重性。组织学者珍・达顿(Jane Dutton)分析中层主管的策略思维后发现,在组织中受到高层重用的主管,通常是那些善于利用各种状况来销售议题(issue selling),而非抱怨问题的人。同一个问题每次包装手法不同,销售手法也可不同。让高层自己点出问题,如此他会有成就感,你也可以避开风险,更让公司运行不至出大纰漏。

第二,跨过去(Step Out):组织缺乏信任,双方便难以开诚布公,这往往是因为属下担心自己被认为是捣蛋份子。但越是害怕不言,主管反而越会怀疑属下似乎隐瞒了些什么,一定在背后发牢骚,说三道四。这样的误会往往会让双方的心理皆感到不安。此时,主管可考虑转换态度,主动出击。遇到那些欲言又止的下属,主管可以採取礼贤下士的姿态,三顾茅庐,先建立私人情谊。遇到可能挑战自己权威的事,若能稍微幽默一点更好,解嘲之后,下属便能够畅所欲言。过滤属下情绪化的反应,留下的便是能够让公司改善的良方。被上司赏识,下属执行时也就会更有干劲,视为自己的责任。主管不一定要扮演英雄的角色。跨出去,诚心向下属求助,反而容易赢得信任。

身为下属则要学习换位思考。遇到问题需要向上呈报时,切勿马上抱怨问题,应该由主管的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这个问题,便可理解上位者的难处。属下不能只提出问题,更要事先想好几个配套方案,分析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难题。在基层的主管,往往能提出高层想不到的在地解决方法。换位思考不只可以化抱怨为方案,更可以为自己储备迈向更高格局的能量。

第三,听入心(Listen In):高层一发怒,往往就阻碍持续沟通的管道,使得人心惶惶,產生寒蝉效应,没人敢说真话。发怒虽是人之常情,是爱之深、责之切的表露。但主管若能听完属下的建议,暂缓自己的情绪反应,反过来思考下属心中抱怨的真正原因,便能发现改善的契机。一位员工抱怨工时过长,上班不够弹性;其实,他真正的意思可能是认为制度不公平,别人享有的,他却没有;或是导入的新政策忽视了在地的考量。听见属下内心的意会,才算是听进去。

相对的,属下要学会听懂上司的言外之意。在正式会议中,有些事只能说、不能做,另外一些事则是只能做、不能说。如果听不懂这些隐性的沟通方式,恐怕就成为最搞不懂状况的员工。那自己就要小心,随时会被流放边疆,去苏武牧羊了。

团队要有战斗力才能够创新。可是在组织中有能力的成员聚在一起,却可能变成失能团队。这并非是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心理安全感,使得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难以信任。这导致恐惧沟通、不敢承诺,不愿负责,最后创新只能够不了了之。

老子有云,善建者不拔。擅于建功立业的人会让追随者不想走,让对手想挖角都挖不动。让团队不失能,上下都必须努力。居上位者要孕育团队的心理安全感,让成员在面临挑战时愿意团结一致,共同对外。成员则要学习以智慧提出建言,让上司心里不会產生被威胁的感觉;自己才不会被拔掉,而是被提拔。失能的团队必须由心理治疗着手,先注入安全感,成员才能勇敢的团结合作。(本文作者为政治大学科技管理与智慧财產研究所教授萧瑞麟)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