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的第一街

15.03.2018  14:32
2018年03月15日 14:10 中时电子报 综合报导

一座城市,总是以街路、胡同为经纬编织而成。那么,在渖阳几百条街路、千条小街小巷之中,最古老的街路是哪条?不是商铺云集的太原街、中街,也不是车流汹涌的北陵大街、黄河大街,而是如今看起来特别不起眼的盛京路。

从当今的渖阳地图上看去,盛京路只是一条小路,它位于渖阳路中段的南侧,东起于方城内朝阳街与东顺城路之间的一条小巷,西止于正阳街,全长仅为700米左右。在今天盛京路无疑是渖阳最短的街路之一,但在歷史上,它不仅歷时最悠久,还曾经是全城最长、最宽的街路。

盛京路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汉代。那时,渖阳隶属辽东郡,为辽东郡18个县中的候城县。1992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在沈河区发现了一段旧城墙,还有战国和西汉时代的文物,有考古学家推测,当年候城的南城墙可能就在现在的盛京路上。

既然叫盛京路,那盛京路和盛京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没有直接关联,只能说如今的盛京路在清朝时期极为显赫。那是的盛京路被叫做金银库胡同,如此富贵的称谓,并不是意味着金银库胡同里面埋藏着多少金银等待人们去发掘,而是因为皇家的银库设置于此。

在清代,盛京路作为皇家的藏金胡同,设置了一系列银库,皇室所有的金银、玉器、珠宝皆储存于此。也就是说,过去皇帝也需要有理财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设置在金银库胡同,通俗地说,这里就是皇帝的私家银行所在地。

据说,当年的金银库就建在一座土臺上,土台足有3米高,库也有六七米高,由青砖砌就,三面皆无门窗。《盛京通志》中也提过,当时金银库胡同里,“银库共有十八间”。另外,在清代,由于故宫前的渖阳路设有木栅,不准通行,因此渖阳路南侧的盛京路,便承载了方城内南侧连接两条南北大街的重要职能。

清廷入关后,盛京成为“陪都重镇”,金银库胡同便成了盛京将军府所在地,于是原本狭窄的胡同被拓宽。盛京将军是真正握有地方管理实权的人物,是统辖奉天(今辽寧大部及内蒙古一部)的最高军政长官,由皇帝亲自指派。盛京将军府是供将军及其家眷居住的地方,清末改制时,盛京将军变成东三省总督,新设立的东三省总督府就是由盛京将军府改建的。

当年这里的东三省总督府坐北朝南,东西两侧设有高大的青砖围墙,正门下方为半圆形大月亮门,门脸的二层和三层墙上有砖檐,砖檐上有精美的雕刻,大门两侧有门卫值守的木质岗亭。穿过月亮门,迎面有影壁墙遮住视线。整个建筑呈“”字形,门前有对石狮和上下马石。

盛京将军府东侧,则是奉天行省公署,当年赵尔巽、张锡銮、许世英、徐世昌等人曾经先后在此任过总督。张学良主政东北政务委员会时,其主要活动除在大帅府外,即在省公署内办公。

据说,少年时期的周恩来也与盛京路有点渊源。当年12岁的周恩来辗转来到渖阳,投奔其大伯父,就读于东关模范小学。有专家考证,当年的学校没有地方住,周恩来只能住在大伯父家,而大伯父当时就在盛京路东口的度支司任职员,住在奉天省公署附近,也就是盛京路东端北侧。

在时代的巨变中,金银库胡同逐渐褪去了华丽的色彩,曾经的银库也因年久失修,在“九一八”事变后被拆除。而在1939年,“金银库胡同”改称为“军署街”,1950年则叫“军属街”,1957年全市街道名称整顿,取消了“军属街”的名字。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里才改名为“盛京路”。可见盛京路的歷史虽久,但真正叫盛京路的时间却并不长。

浩荡江面,始于涓涓细流。城市的发展流程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时间太过久远而使城市的源头难寻,或是屡经时代潮流冲刷当年真迹难觅,盛京路面临着后一种问题。

好在,我们能够以盛京路为城市原点,从这里有些萧索的场景出发,一丝一缕地梳理城市的发展线索,于是渖阳的文明史,越发地清晰隽永,回味绵长。

(中时电子报)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魅力城市”APP,扫码阅读“传奇盛京 福运渖阳”电子画册。

如果想获得更多旅行资讯敬请关注“城市曼波”微信公眾号,带你寻找每个城市最值得探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