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友、婆婆都让人生气?台湾网络“靠北”文化流行

18.08.2015  11:42

  近年来台湾“脸书”粉丝团掀起了一股“靠北”(闽南语谐音,可理解为骂人、抱怨)文化,无论何种职业、何种身份,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发泄不满的平台。

  网络的“匿名性”和影响力让相关粉丝专页不断涌现,甚至受到主流媒体关注。然而,这种以抱怨为基础的网络文化,却成为网络霸凌滋生的“摇篮”,同时也让人感叹,台湾社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怨气?

   名目繁多 网罗台湾社会事

  打开台湾“脸书”搜索“靠北”关键词,得到的结果可能让你吓一跳。台湾“靠北”系列网络专页数量众多,其中粉丝数最多的要数“靠北男友”,至今吸引近60万网友按赞,而紧随其后的“靠北女友”也有近50万的按赞数。

  刚开始很多抱怨专页都与生活琐事有关,例如对老公、老婆、婆婆、上司等人的抱怨。像“婆婆对我不好”、“男友花心”、“女友拜金”等话题都还算无关痛痒,网友透过网络倾诉日常无处发泄的委屈,也有一些典型例子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渐渐地,这样的抱怨扩展到各行各业。例如警察抱怨工作、替代役抱怨训练的专页;学生抱怨学校的“辅大”、“亚大”专页;服务业抱怨顾客的“乘客”、“7-11”、“麦当劳”、“电信业奥客”专页等等。名目之繁多,分类之细致,令人咋舌。这些专页揭露着来自台湾各界的丑恶现象,几乎能够扮演社会新闻板块的角色。

   匿名曝光 形成霸凌重灾区

  与常规媒体版面不同的是,网络匿名发文难以追究责任,让网友可以肆无忌惮地曝光和揭短,方便发泄的同时,谣言也随之而起。今年4月份,网模杨又颖在家自杀身亡的消息震惊了台湾社会,据了解造成其自杀的原因之一,就是在“靠北部落客”出现的攻击文章。杨又颖的死引发大众对于网络言论界限的思考,“靠北部落客”一度涌入许多愤怒的网友,纷纷要求其“关版”。

  杨又颖并不是受到“靠北”影响的第一人,去年底“九合一”选举过程中,“脸书”就出现过一个“靠北胜文”的页面。连胜文竞选团队公布的视频和政见,都会被第一时间拿来歪曲和恶搞。这种抱怨专页,成为了网络霸凌的重灾区。

  就在上个月,“脸书”亚太区战略合作主管张健在一次会议中提及,为了负起传递正面能量的社会责任,这种提供匿名投稿、让网友发泄情绪的粉丝团未来将逐渐清理。网络抱怨文化会走向何处,成为一个未知数。

   关注各界 偶尔传递正能量

  作为一个宣泄情绪的平台,抱怨专页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然是负面的。由于涉及诸多领域,抱怨专页让民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各行业生态,一些弱势群体也走进了关注的视线。

  台中市警局5月举办保安机动警力演练,近600名员警在烈日下挥汗操演。派出所女警吴宇庭有感而发,将一首改编自《听见下雨的声音》的“保安神曲”放上“靠北警察”专页,希望能检讨“机动保安警力训练检测”中的不切实际之处。结果“警政署”隔天立即发文修正了训练内容,女警的行为也得到了网友的赞许。

  不久前台湾麦当劳祭出“得来速60秒急速服务”,有员工在“靠北麦当劳”痛批这项服务不人性,让服务员太过操劳。文章一出也获得许多人共鸣,有网友发起“要求麦当劳停止60秒得来速”的活动,最终也收到了成效,维护了服务员权益。

  即便是抱怨男友、女友的页面,偶尔也会出现温馨感人的小故事。网络抱怨文化就像双刃剑,如何善加利用,主要还是取决于人。(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 整理)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