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寻找大多数人的沉默之声

17.11.2015  11:30

  台湾《经济日报》17日社论指出:欧洲在台商务协会日前发表俗称“蓝皮书”的年度建议书,循例以欧商在台实地经营的角度,对台湾提出多项接轨国际标准的建言。欧商众多的谆谆之言,有一处颇发人深省,那就是欧商建议台当局找到并彰显“沉默多数”(silent majority)之声,帮助台湾作出最佳选择。

  什么是沉默多数之声呢?蓝皮书里的描述是,这些人平时多不愿表达意见,但是他们很务实,在政府适当说明后,多半愿意接受合理政策。沉默多数之声,与少数但声音很大的民众意见,形成强烈对比。而在蓝皮书的另一页,欧商还提到,全球化永无止息,这对台湾此一小型开放经济体冲击尤为严酷;政府对于“自由化只对大企业有利”的民粹式论调,应予以反制(counter)。

  很难想像,这些话,是出自老牌民主国家的欧洲企业家开给台湾的建言。姑且不论民主是否有一套放诸四海皆准的实践样态,但是从欧商的说法,隐约可以推测,台湾的民主实践是“独特的”,且似乎影响了台湾对经济发展道路的抉择。

  伴随网际网络、脸书、Youtube等社群媒体发达之赐,台湾诞生了一批网络声音很大的意见者。这些个体独立的意见者,经常被统称在一些“集合名词”中,像是网友、乡民、或酸民等。

  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有媒体喜欢以“很多网友认为”、“网友说”来作为发语词,但是,到底网友指的是谁,说话者到底代表一群人,还是只是个人主观想法,向来不会有人仔细去追究。

  更别说,在沉默螺旋效应推波助澜下,少数声量很大的意见者,早已让沉默多数误认自己才是少数,变得更加沉默了。当沉默多数开始退缩、噤声,那么台湾就注定要陷入价值混乱的泥沼里,无法前行;而当外在压力、竞争不断升高时,身处其中的人也会感到愈来愈焦躁不安与束手无策。

  欧商举例的反自由贸易主张,仅是少数声量大的意见,逐渐影响沉默多数者认知的冰山一角,其他高分贝但却也似是而非的论调,还包括了,在能源议题上,台湾不该独沽核能,应在发电组合中广纳更多再生能源,但却无法接受台湾电价必须调高的事实。高调人人会说,但是未经过检验的理论,永远无法称之为真理。

  再看看,一些看似具民意基础的权威者,自以为能替沉默多数发声,但其实他们的论调,仍不脱与少数声量大意见者同一范畴,却也因为这些人位居要津,更容易牺牲台湾的长期、整体利益。举例来说,先前有“立委”在“立法院”总质询时,要求台当局年底前不准开放陆资参股台湾半导体产业,并认为此举是贱卖祖产。姑且不论何以非公营的私人企业出售部分持股,就是卖祖产,单是完全禁止合作,就已让台湾少了一种弹性应对的方法。

  沉默多数者多重视自我安身立命,远胜于在网路或实体世界与人公开冲突。该是时候了,沉默多数者应打开双眼及耳朵,只需要一点点理性与耐性,就能辨识出在充满情绪与渲染力的高分贝语言背后,满是破绽与谎言。愈是勇于表达感受,就愈能找到盟友验证吾道不孤,也就自然能集合众人之力走出一条长远的中道来。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