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之光=国际化? 台生国际观肤浅

16.03.2016  21:17
台湾全球化教育推广协会今举办「迈向国际化-大学语言管理论坛」,讨论如何培养高教国际化人才。(余祥摄)

少子化浪潮来袭,大学生如何国际化?台湾全球化教育推广协会今举办「迈向国际化-大学语言管理论坛」,协会理事长、实践大学讲座教授陈超明认为,台湾生误以为台湾之光就是国际化,年轻人参加安室奈美会演唱会唱着日文歌和英文歌,但当到工作职场上,却对语言退缩,因此必须扭转过于娱乐化和肤浅的国际观,要培养带的走的沟通力、思考力,还有与国际竞争的企图心。

政大校长周行一认为,每所大学都有责任培养学生英文能力,而且是各领域的学生都应有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国际化最基本的紥根工作,但碍于各大学都无法请到这么多的外籍教师,因此如何善用网路开课,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但晶华酒店人资副总刘富美说,业界发现许多大学生的英文很好,但无法用英文「聊天」,而真正重要的就是聊天和社交能力,她分享,学生来饭店实习遇上外国客人,永远都只会问「where are you come from?」对话就终止,因为学生对于他国的文化特色毫无概念,因此应多了解台湾以外的世界,提升视野。

文藻大学副校长陈美华表示,在她的教学经验中发现,有7成学生认为英文不重要,台湾需要的是「沟通」的人才,但过去的语言教学中,不注重文化,永远只训练学生input的能力,而不是output的能力。

另外,刘富美也提到,台湾的学生过于「温良恭俭让」,在国际竞争的场域中不愿意表达企图心,当工作机会都被中国人才抢走时,还在抱持着「我会、只是我不讲的心态」.欠缺竞争力是最大的问题。

台湾康寧公司总经理曾崇凯也说,康寧公司在台湾投资15年来,培育许多国际专业人才,显见台湾的教育背景对外商而言是够用的,但国际化是相对值而非绝对,当其他国家进步得比台湾快时,台湾大学就应该要加快脚步培育人才,才能与其他国家竞争。

中信金管理学院校长施光训则说,大学不能陷入「平庸的陷阱」,在大学应该培养学生勇于竞争的态度。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