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欧号角极类似 两千年前音乐或有交流
即使相隔5000英里,考古学家发现,印度和欧洲的音乐家,很可能在超过2000年前就彼此交流过乐器与音乐,因为双方都使用类似的大C型的特殊号角和音乐旋律。
印度南部克勒拉省(Kerala)现在仍保有一种名为「咖帕」(kompu)的传统大C型青铜号角,与欧洲斯堪的那维亚(Scandinavia)发现的青铜和铁器时代号角「勒尔斯」(lurs)几乎一样。
此外,「咖帕」也与爱尔兰、英国和法国的克尔特人(Celts)使用的号角「卡内克斯」(carnyx)极为相似。
「线上今日邮报」(Mail Today Online)报导,澳洲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亚洲学院学者弗格鲁(Billy O Foghlu)表示,他发现古欧洲和印度南部音乐有惊人的连结。
弗格鲁在最近发表的博士论文中指出,印度南部保留迄今的音乐传统、音乐系统和乐器,和2000年前的欧洲许多不同地方使用的几乎相同,这显示印度与欧洲2000年前文化已热烈交流。
他说,法国人等欧洲音乐艺术家在吹奏大C型号角「卡内克斯」时,必须以不舒服的仰起脖子姿势来吹奏,印度中央省桑吉(Sanchi)音乐艺术家在吹奏传统号角时,也用同样的姿势。
此外,弗格鲁又说,克勒拉省的号角「咖帕」几乎与2500年前的号角「勒尔斯」一模一样,尤其这些乐器有一样的冶金或结构节点。
从乐理的角度来看,弗格鲁表示,「咖帕」与西方现代铜管乐器演奏的旋律属于不同的音乐系统,但跨越数千年回到史前欧洲的号角演奏,就会响起一样的旋律,属于同一音乐系统。
他指出,事实上,不只印度,包括尼泊尔、西藏、斯里兰卡、不丹和巴基斯坦的号角音乐,也都出现类似情况。因此想要找寻史前欧洲的音乐,也许可以在印度南部找到。1050604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