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猛喝!药师列出「感冒热饮」的潜在风险

17.01.2018  22:36
2018年01月17日 21:33 中时电子报 林郁庭 /编辑、 康健杂志 /文

许小姐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头痛,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

有一次感冒时没空去看病,下班经过药妆店就去买了几盒感冒热饮,因为添加水果口味,口感香甜,泡热水喝很舒服,不知不觉竟然喝了好几盒。虽然许小姐感冒症状慢慢缓解了,却不知道她习惯吞的止痛药加上感冒热饮,合併使用,让肝臟负荷不了,肝指数飙高,最后引发药物性肝炎。

潜在风险:很多人靠广告记忆买药,令人印象深刻的「热热喝,快快好」广告用语也经常让人忘记这是药品,而不是维他命或保健食品,可不能猛喝。

药师李慧玲的自身经验是,感冒初期例如打喷嚏的时候喝,可缓解鼻塞、流鼻水等初期症状,加上好好休息,通常可在短时间内自行痊癒,如果出现发烧、畏寒、肌肉酸痛、倦怠等,病毒繁殖到一发不可收拾时,喝再多也没有用,且万一确定合併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医生通常会开合适的抗生素,」如果还持续「热热喝」,恐怕会让病情加剧。

常见成份:乙酰胺酚、Phenylephrine(收缩鼻黏膜血管)、维他命C。

贴心提醒:还不如喝现榨柠柠汁

感冒热饮广告宣称含有相当于一颗柠檬的维他命C,问题是,「维他命C怕光又怕热,」遇到热就会被破坏,残余的量进入人体内能真正被吸收的量恐怕相当有限,药师李慧玲说,充其量只是增加口感而已。

此外,感冒热饮内通常有Phenylephrine(收缩鼻黏膜血管),可促进血管收缩,临床上的副作用包括了心律不整、暂时性高血压、焦虑、失眠、噁心呕吐、排尿困难等,国外有项研究报告指出,女性患者过量使用,可能会因为血管收缩作用造成血压上升,增加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人要更加小心使用。

症状没改善,请丢掉市售感冒药,儘速就医

出现感冒症状时,用药只是症状治疗,让你舒服一些,更重要的是自我照顾,不要熬夜、多喝水、多休息。如果小婴儿有咳嗽症状(可能肺有问题)、孩童有喉咙痛、突然剧烈咳嗽、老年人或体弱者出现疑似流感症状、症状严重或症状持续一星期左右、好没多久又再復发、服药2~3天后症状持续严重例如咳脓痰、持续发烧或喉咙疼痛、呼吸急促或困难,请扔掉各种市售感冒药,儘速就医。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中时电子报)

文章来源: 不要猛喝!「感冒热饮」的潜在风险

文章来源: 漱口减少四成感冒

文章来源: 吃感冒药恍神撞车 来看看你服用的是哪种

文章来源: 是感冒?还是流感?何时该就医?

文章来源: 冬季感冒,看症状学会2阶段正确饮食法

文章来源: 好好健康的人,怎么会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