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县15个乡镇没医院 彰化医师公会呼吁挽救社区医疗

07.01.2016  14:22
化县医师公会挺身呼吁落实「转诊制度、分级医疗」,挽救血汗医院、社区医疗崩解等危机。

继上月24日台湾社区医院协会,带领2000医护人员在监察院抗争后各地陆续发声后

,彰化县医师公会也挺身呼吁落实「转诊制度、分级医疗」,并指出了放任发展的结果,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倒一半,彰化县号称百万人口大县,却有15个乡镇没有医院,真正是医疗上的贫富不均。

彰化县医师公会理事长巫喜得指出,全民健保歷经二十年,看似民眾满意度很高,但民眾不知道在这华丽的满意度数字下,他们正在面临五大皆空、血汗医护及社区医疗崩解等危机,虽然大选在即,但是民眾真正有感是经济不景气、贫富不均,医疗资源不公,是贫富不均的重要一环。

台湾社区医院协会秘书长张克士表示,没有落实转诊制度,当前的医学中心急诊就像难民营,得在急诊室等上48小时才等得到病床,是非常畸形现象,医学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急、重、难症,现在却处理很多在社区医院或基层诊所就可以处理的轻症病人;医学中心还有重要的「研究」与「教学」的核心功能,结果被瘫痪,也造就了「血汗医护」。

张克士指出,健保实施以前,彰化县还有59家医院,但歷经20年后,彰化只剩34家医院集中在11个乡镇,对非都会区的民眾来说,基层医疗院所难以取代的功能,一是「可近性」,提供长期慢性病患的就医便利;一是「急迫性」,在紧急状况时,黄金时间立即抢救。但整个南彰化,大约有50万以上的人口,却几乎没有能够提供24小时急诊的服务。

彰化县议员张雪如说,她服务的个案都是穷苦弱势族群,若没有社区医院,民眾就医将更困难,失去的就近救急的就医资源。

张克士说,医学中心每人平均门诊费用是地区医院的2.2倍,是诊所的5.6倍,政府未落实分级医疗与转诊制度,小病大医,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健保法第43条已明定分级就医的部分负担,鼓励在地就医,经转诊者优惠部分负担,不经转诊依法付出较高额的部分负担,问题就出在没有落实,建议支付上设定条件与诱因,例如处理急重症病患的给付条件予以调高,鼓励医学中心下转这类病患到基层诊所与社区医院。导正扭曲的制度。

今天彰基公关部主任谢清水和秀传急诊部主任黄炳文和诊所医师、民眾代表等也都到场支持,代表各层级的医界都乐见改革,希望彰化县率先落实分级医疗的示范城市。

彰化县医师公会巫喜得理事长也指出制度没有落实,也使得25%重症到台中等外县市就医,这不是好现象,彰化医界这次要共同为彰化县民能够在地就医而努力,呼吁政府应正视问题,落实分级医疗。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