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健康》心房颤动者中风风险高5倍 7成5患者无症状

03.12.2016  06:36
心房颤动者中风风险较一般人高5倍,7成5心房颤动患者没有症状,建议民眾平时应定时量脉搏。(中华民国心臟学会提供)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不整,过去的资料显示,台湾大概百人中会有一人患有心房颤动,但是因为人口老化,肥胖人口增加,而且很多心房颤动患者因为没有症状,所以未被发现。目前台湾的心房颤动的盛行率,大概达到2%。

有鑑于心房颤动防治的重要性,加上一些新的药物,例如:新型口服抗凝血剂的陆续上市,及一些心导管根除心房颤动技术快速进步,中华民国心律医学会及中华民国心臟学会,在台北荣民总医院内科部陈适安教授率先推动下,由台北荣民总医院新药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主笔,集合了台湾15家医院、27位专家,歷时三年共同制定了华人地区第一部的心房颤动治疗指引,在今年12月发表于台湾医学会杂志,为台湾及大中华地区的心房颤动之防治提供了最先进的资讯与推荐。

中华民国心臟学会林俊立理事长说:心房颤动有75%是没有症状,因此大家平常应该有每日自己摸脉搏的习惯。中国医药大学心臟科主任张坤正教授说:心房颤动即使有症状,也不全然是心悸而已。所谓心悸,就是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除了心悸之外,病人有时也包括气促、疲倦、头晕、胸闷、晕眩等,如果有以上症状者,必须赶快就医。

台中荣民总医院心臟血管主任吴兹睿教授说:心房颤动患者死亡率为一般人的二倍,因为左心房所產生血块掉到脑子里,因此得到脑中风的机会是一般人的五倍;尤其85岁以上的年长者有一半的中风是来自心房颤动,因此一旦发现有心房颤动,必须立即由心臟科医师或神经科医师诊察,并以药物预防中风的发生。

过去用来评估心房颤动的中风风险,都是採用根据欧美研究所制定的CHADS2和CHA2DS2-VASc量表,其中缺少亚洲族群的验证。台北荣总新药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提到:我们利用台湾全人口的健保资料库,证实了台湾心房颤动患者最正确的量表是CHA2DS2-VASc量表,这也是亚洲族群中最大规模的验证结果。

林口长庚医院王俊杰主任提到:过去医界认为以阿斯匹灵可以预防心房颤动所导致的脑中风,我们在这指南中,明确指出一个正确观念,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所导致的血块是白色血块,用阿斯匹灵是有用的。但是心房颤动在左心房產生的是红色血块,使用阿斯匹灵是无效的,必须以抗凝血剂治疗。

台北荣民总医院心臟科邱春旺主任指出:过去传统的抗凝血剂是华法林(Warfarin),虽然在白种人使用很有效可以减少64%的中风及26%的总死亡率,然而在亚洲人群却无大型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其疗效,且华法林使用最佳治疗窗是控制在INR2.0~3.0 。

亚洲人因为基因和食物和西方人不同,因此要控制INR在2.0~3.0十分困难,最重要的是即便INR控制在2.0~3.0,亚洲人颅内出血的机会依旧是西方人的4倍,一旦產生颅内出血死亡率高达5成。

台北荣总新药临床试验中心主任江晨恩教授指出:自2009年,连续有4种新型口服抗凝血剂被证实可以有效且安全的预防心房颤动所引起的脑中风。比华法林减少19%的脑中风,其中亚洲人的效果更好。相对于华法林可以减少35%的脑中风,西方人只有减少15%。而且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可以比华法林多降20%的死亡率。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在亚洲人可以比华法林更减少43%的大出血,减少68%的脑出血。

新型口服抗凝血剂的另一些优点包括不需监测、固定剂量,而且有些逆转剂(即俗称的解毒剂),已经上市。因此我们在这2016年版的指南中明确指出,新型口服抗凝血剂应全面取代华法林,成为预防心房颤动的脑中风之第一线用药。如果病患合併有中重度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或接受机械性瓣膜手术后,或有第4或第5期肾病变的病患,则只能使用华法林。

台北荣总内科部陈适安教授指出:以非药物的疗法,亦可以有效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例如:减重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再发生,也可以减少其症状。此外,把体重控制在BMI 25以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胆固醇控制在100毫克/每分升以下,三酸甘油脂控制在200毫克/每分升以下,及糖化血色素降低在7%以下,可以减少30%心房颤动的復发。

(中时电子报)

改善生活型态,有助于防治心房颤动。(中华民国心臟学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