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抽象挥洒艺术乐章!北美馆展出《霍刚.寂弦激韵》

27.05.2016  09:45
霍刚-无题'89_油彩画布。(北美馆提供)

几何为音符,编织异乡与故乡的柔韧乐章!霍刚,本名霍学刚,现代重要抽象画家。1932年于南京出生,祖父霍秋崖为家乡颇负声望的书法家,幼时的霍刚,常在家中看祖父写字,他在自述中提到这段童年往事对其创作发展的重要性,解释其深受中国书画影响的抽象画面安排技巧始源。「我把字当成画看待」霍刚在记者会谈起这段往事时提到,西方观看汉字的方式,是将字符意义逐出形象之外,以形体「知觉」的方式体会结构美感,这样的观看面相与艺术家幼年欣赏祖父书写书法经验相似,对其创作启发良多。

霍刚_开展之8 60.5x72.5cm 2009油彩画布。(北美馆提供)

霍刚的抽象画作中,书法字形结构美学,与金石篆刻拆解字体为符号的艺术语言,加之以水墨画留白的禅意空灵构图,揉和中西文化意境的理性严谨气质与柔韧内蕴,俨然已成为辨别霍刚作品的独特风格标记。

家学渊源对于霍刚的创作概念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另一个启发霍刚往抽象画走去的,则是在1949年随「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来台后,经由欧阳文苑介绍,于1951年进入李仲生门下习画的学习经歷。现今被尊称为「台湾现代艺术导师」的李仲生,教学方式前卫大胆,不遵循学院派技巧的训练,而是鼓励学生在大量直觉性的「乱画」中,找出自我潜意识中的美学意念。

霍刚在习画五年后,于1957年,与七位李仲生门下的画友:李元佳、吴昊、欧阳文苑、夏阳、萧勤、陈道明与萧明贤,组成「东方画会」,八人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八大响马」,为推动台湾现代绘画运动的重要美术团体,也是研究台湾美学推展过程中必然讨论的关键学派。

霍刚于1964年只身前往欧洲追寻艺术自由,在短暂停留法国巴黎后,转往义大利米兰,此一停留就是五十年,他乡意外的成为生命中重要的常居之所,直到2013年,因缘际会下才使霍刚决定返台定居。策展人刘永仁提起艺术家此段经歷,认为「当时的出国几乎是悲壮的,成败难以预估,除了签证不易,经费也是大的困难」。六零年代的台湾社会,对于现代艺术的抽象创作,接受度仍待开拓,更遑论热烈支持与进入主流视角,本土的抽象艺术创作者在家乡难以找到支撑的资源,也欠缺发表与推广的环境氛围,因此至异国闯荡成为许多充满斗志的年轻艺术家的选择。霍刚的艺术创作,也在赴欧之后呈现了明显的画风上与构图上的转变。

霍刚_无题_粉彩 纸本26.5x39cm_1955。(北美馆提供)

综观霍刚早期至近年作品,赴欧前的画风,抽象中仍清晰可辨现世事物形体,带着扭曲与变形,写意高于写实,流露出浓厚如意识流般气息。本展策展人刘永仁,以「直指艺术家的生命深处」形容此一时期的素描作品,认为「它明显受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响,画面中充满梦境潜意识的呓语,在潜意识底层将现实世界转化为似曾相识交织融动的图像」。而赴欧后的霍刚,继续往超现实路线探索,但绘画语言开始转变,走向由几何与色彩结构而成的理性图像,画面气质趋向沉稳平衡,带有诗意与精神至上的构图取向,丰厚浓烈的用色中蕴含内敛与柔韧。

而画面明显可见如同音乐乐章严谨的结构章法,以及富含活泼奔放的观看感受,则来自于霍刚广为周知其对音乐的爱好。霍刚表示,听古典乐章重点不在悦耳,在于乐章与器乐编排的繁复作曲,作曲结构令其深深着迷。但崇尚自由的霍刚,不想干预观者对其作品与个人经歷的解读,将画作的诠释权全权交给观者:「我希望任何人面对我的作品时,不要有任何成见,舍去求知、求解的态度,过滤思维,用心灵去体会,去感受」。

此次《霍刚.寂弦激韵》展,由与霍刚私交甚笃、本身亦为现代抽象画家的刘永仁担任策展人,透过策展人温柔细腻的资深专业视角,精选五零年代至今,霍刚于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展出作品包括:油画、素描作品一百五十件,并陈列有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照片、歷代展览画册、艺术家手稿纪录、艺术家访谈影片等等,提供观眾多样性的各形各色线索,在展场拚集画家生平图像与作品故事。

霍刚_乾坤1-2-3_油彩 画布。(北美馆提供)

北美馆馆长林平女士于记者会特别提到「此次于北美馆举行霍刚回顾展,是美术馆一次稀有的事件,策展人由国内外各方借件,收集不易,而霍刚老师创作生涯至今已一甲子,在画风与走向呈现强烈的一致性,其创作前后期在画幅大小与用色上的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以及对于几何抽象语言的坚持不懈,皆能在此次回顾展中得到答案。」而霍刚风格独具与辨识性强烈的作品大型展出,也将是一场现代艺术与抽象绘画的丰盛视觉飨宴。

霍刚.寂弦激韵》展场。(北美馆提供)

霍刚.寂弦激韵》展

展期:05月28日至08月07日

地点:台北市立美术馆二楼2A.2B展览区

(中时电子报)

「台北市立美术馆」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