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递》2016 臺北文学.阅影展 文武对望 字影跨界

27.04.2016  13:16
哈洛品特的《一段情》剧照之一。(主办单位提供)

文学、戏剧、电影。排在愈前面的,理论上愈可以大声地对后面说:你只不过是隶属我的一环。

但戏剧可以回呛:那些只能当案头文学读的,根本算不上数;我可是当下发生、当下就结束的艺术。这点很容易证明,同一个剧团在同个地点演同一出戏,只消用同一臺摄影机录下昨天和今天的演出,就能证明其差异与不可重复性。

电影则不,即使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还是有可能看到一模一样的内容。大银幕里的演出与调度,是不会受戏院观眾影响而改变的。而面对文学界总以为影像比文字少了暧昧与复杂的成见,电影也能轻易找出例子反驳。尚米特里(Jean Mitry)早在几十年前就悟道了:文学作品中,诗成为波浪;而在电影作品中,波浪化为诗。

很多时候,做为读者与观眾都很难跨越偏见;要想成为悠游两界(甚至更多)的创作者,更谈何容易?

徐浩峰的《箭士柳白猿》剧照之一。(主办单位提供) 徐浩峰的《倭寇的踪迹》剧照之一。(主办单位提供)

徐浩峰的文学经络与武学电影

所以,徐浩峰(又名:徐皓峰)让我充满好奇。他身兼导演、编剧、作家、教师、影评人与武术家,而这些身分的交集,便是《倭寇的踪迹》(2011)、《箭士柳白猿》(2012)、《师父》(2015)3 部奇片。它们都是广义的武侠片,有他对武学、歷史的深入涉猎,都从他自己撰写的文学作品而来,但无论从编或导的角度来看,其电影感可说是一应俱全,而非文字的附庸。

倭寇的踪迹》讲的是明朝大将戚继光的部属,以改良式倭刀挑衅江湖4 大门派的故事;表面上似想扬名立万,其实是替先人出口气。片中对朝廷、民间的讽喻,挟外力以恐吓的杯弓蛇影,则有种意在言外的政治指涉。一出手便和传统类型电影划出区隔,当年在金马奖入围了剧本和新导演。

箭士柳白猿》的时空则是到了20 世纪初,主角成了武馆恩怨的仲裁人。本片也是「以武窥道」,然而外界的正义公理与自己的人生黑白发生矛盾时,也是这部电影更上层楼的时刻。这次他的剧本和动作都入围了金马。

讽刺的是,都说中国电影市场大好,徐浩峰却到第3 部编导作品《师父》才登上院线。有人说是因为作品商业了(至少有廖凡、宋佳、蒋雯丽、金士杰、戴立忍这些大名),但我怎么看都还是原汁原味的徐浩峰:硬马硬桥的武打,扎实的歷史考据,以及对于时代政治的意有所指。这回,徐浩峰终以《师父》击退一班香港着名武指,拿下第52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它在影展仅有的放映座无虚席,这3部「怪片」已为他累积了一小撮忠实影迷。

如果我们以这3 部电影,作为认识徐浩峰的主干,另外还可延伸出去的分支,则包括他一鸣惊人的纪实文学《逝去的武林》,得奖小说《道士下山》(2015 年被陈凯歌拍成电影,由郭富城、林志玲、张震、王宝强主演),影评文集《刀与星辰》,以及参与编剧的王家卫电影《一代宗师》。

当我忍不住好奇请教徐浩峰,影响他最大的电影是哪些?(尤其是对他的另类武侠风格)他给我的答覆,除了法国片《红圈》(梅尔维尔导演)、日本片《座头市物语》第一集( 三隅研次导演),另外3 部华语片则是《空山灵雨》(胡金铨导演)、《烂头何》(刘家良导演)、《猛龙过江》(李小龙导演)。

空山灵雨》讲的是明朝中叶,各方人马觊觎三宝寺中珍藏的三藏法师手抄《大乘起信论》,而在藏经阁你来我往、互相掣肘的故事。也是胡金铨从「儒道侠义」走入「空灵禅境」的作品之一。

烂头何》的导演刘家良则是首位晋升导演的武术指导,影响武侠功夫片甚巨。《烂头何》是传说中的广东技击名家,但本片让他化身珠宝大盗,与勤亲王由争风吃醋变成师徒,甚至联手制敌,片中令人眼花撩乱还具有喜感的武打场面,则令人联想到徐浩峰出其不意的动作创意。

李小龙则是家喻户晓了,《猛龙过江》把中国功夫和空手道、合气道作了史无前例的结合。其跨界性与先锋意义,也和徐浩峰作品的趣味不谋而合。这几部可让影迷比较的经典,也会和徐浩峰作品在这次影展相互辉映。

哈洛品特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剧照之一。(主办单位提供) 哈洛品特的《谍海群英会》剧照之一。(主办单位提供)

舞臺与银幕:哈洛品特的两类剧作

2005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则是另一个极端的例子。表面上他最着名的身分就是剧作家(虽然他也做过演员、导演,出版过散文、诗集,还是个政治社会运动者)。但光是剧作这个领域,他的层面就包含舞臺剧、电影、电视和广播。看似单一的称谓,也要面对跨界的挑战。因为服务的媒介不同,创作的方式就有差异。得过两座奥斯卡改编剧本奖的着名小说家露丝鲍尔贾华拉(Ruth Prawer Jhabvala)曾经有感而发:电影经过剧本、摄制、剪接这几场「转生」,早就不是编剧的孩子,这跟一般写作完全不同。品特就是深谙其道,才能自在穿梭,无论是对剧场还是电影,都產生重要影响。

他的剧作早在1957 年就被搬上舞臺,其中《看门人》(The Caretaker)、《生日晚会》(The Birthday Party)、 《回乡》(TheHomecoming)、《背叛》(Betrayal)还有舞臺、电影两种版本,且全由他执笔。即使他常说,笔下的人物不服他的管教,过自己的生活,他只是偶尔拿出钢笔划掉一行可能是角色自己最喜欢的臺词。但游走两界,却是自我挑战。

品特在1963 年把罗宾茂罕(RobinMaugham) 的小说改编为电影《仆人》(The Servant)开启了他和导演约瑟夫罗西(Joseph Losey)合作的序幕。罗西因为1950 年代的「好莱坞黑名单」而被迫游走欧洲,后来在英国落脚,他和品特的合作可谓相得益彰,不论戏剧性或电影感,一应俱全,也为彼此的创作带来良性刺激。

仆人》穿梭在两个男人、一对主仆之间,他们身边各有女性,但彼此却有着近乎诡异的依赖关系,把阶级的衝突与暧昧,透过离合,讲得令人遐思不已。除了赢得英国金像奖的最佳男主角、新演员和摄影,品特也获得英国编剧协会与纽约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剧本奖。

再接再厉夺得坎城影展评审团大奖的《巫山梦》(Accident, 1967)从一场车祸,挖开不伦教授的情结,除了与同事的凡事较劲,原来还包藏了阶级的报復快感,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结构,令人一新耳目。

品特和罗西合作的第3 部电影《一段情》(The Go-Between)也是取材小说,获得了1971 年坎城影展的金棕榈奖,品特也拿下英国金像奖最佳编剧。这部美轮美奂的作品,描述小男孩替贵族小姐和农村青年当「信差」,天真的占有欲却让他成了悲剧的推手。

由此可见,品特不仅是个风格原创的剧作家,也是个杰出的改编者。即使不是和罗西合作的作品,也有不少值得一看。譬如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原着、伊力卡山(Elia Kazan)导演、劳勃狄尼洛主演的《最后大亨》(The Last Tycoon), 被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选为1976 年的10 大影片。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原着、卡莱赖兹(KarelReisz) 导演、梅莉史翠普和杰若米艾朗主演的《法国

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Lieutenants Woman),更是脍炙人口,当年上映时吸引了无数文青,也获得5 项奥斯卡提名。亚当霍尔(Adam Hall)原着、麦克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导演、亚歷坚尼斯和乔治席格主演的《谍海群英会》(The QuillerMemorandum)在臺湾较不为人知,但这部触及政治与谋杀的悬疑电影,让品特分别获得英国金像奖与艾伦坡剧本奖的提名。这些足以列为范本的文学改编电影,也会在这次影展展映。

徐浩峰是多重身分,集为一尊;哈洛品特则是把编剧这个角色,悠游变身。跨界这回事,原来可以有此截然不同的变奏。东西文武,回眸或对望皆有趣味。

2016 臺北文学.阅影展

时间│5/20(五)~ 5/31(二)

地点│光点台北电影院(臺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 号)、

光点华山电影馆(臺北市八德路一段1 号)

票价│全票170 元(两厅院售票)、团体票6 张900元(光点台北电影院)、优待票85 元

电话│02-2511-7786

(中时电子报)

文章来源: 更多艺文展演讯息 请见文化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