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治背痛 药物过敏住院一周

17.02.2016  12:35
不少药品会对出现罕见的严重皮肤过敏,民眾使用后,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採取适当医疗处置。(倪浩伦摄)

一名50岁男子日前因椎间盘突出,服药舒缓身体疼痛,持续2周后却出现喉咙痛、发烧等类感冒症,2~3天后更是全身起红疹、小便异常疼痛,就医确诊史蒂文生氏-强生症候群,紧急停药并住院治疗一周后才痊癒。医师表示,该症状为严重的药物过敏,严重有致死可能。

收治该病例的台大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朱家瑜表示,药物过敏是指服用、涂抹或注射药物后,身体出现免疫性的抗拒反应,其发生几乎无法预期,可能和个人体质、疾病、或药物特性有关,其中98%属于轻微性,只要停药就会自然痊癒,「但有1~2%会出现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例如有致死可能的史蒂文生氏-强生症候群。」

朱家瑜警告,一般轻微的药物过敏症状,会在服药后1~2天便出现,但史蒂文生氏-强生症候群则会在服药后1~2周、甚至数月才出现症状。朱家瑜进一步指出,该过敏的初期症状类似感冒,包括发烧、喉咙痛、甚至眼睛痛,但这种类感冒症状出现后数天,便会接着出现小便疼痛、全身起红疹等症状,严重会全身破皮、流脓流血,国际间平均致死率达30%,「除了紧急停药,患者多要进烧烫烧加护病房做治疗。」

卫福部食药署提醒,对于处方降尿酸药、抗癫痫等较高风险的药品,务必了解其药物过品的可能症状。食药署药品组简任技正祈若凤表示,若病人出现「皮肤起红疹」、「口腔溃烂」、「喉咙痛」、「眼睛红肿灼热」、「嘴唇肿胀」、「发烧」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并採取适当处置,降低药物过敏的严重度。

食药署和药害救济基金会曾推出「用药过敏纪录卡」,方便民眾纪录药物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的民眾,可请医师将过敏药品名称注记于健保IC卡,并上传健保署供查询,也可在就医时,利用该卡主动告知处方医师,领药时再请药师帮忙核对,以免误用过敏药物。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