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一五共识”无法回避两岸一中核心问题

09.01.2015  12:11

  台湾《中国时报》9日文章,原题《柯P的一五共识与宪法一中》,作者为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研究所副教授郑安国,全文摘编如下:

  台北市长柯文哲日前就两岸关系提出“一五共识”。柯文哲说“九二共识”距今已22年,很多时空背景改变,至今死守“九二共识”,到底意义有多大?

  柯文哲可能更不了解1992年两岸在谈判两岸文书验证及挂号信函查询议题时,台方原是不希望触及“一个中国”问题的。是大陆坚持要在这些协议文本上列入“一个中国原则”的文字,台方不得已才提出“对一个中国原则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的建议,并声明“两岸对‘一个中国’涵义的认知有所不同”。而台方对“一个中国”的认知,则是根据1992年8月27日李登辉主持的“国统会”所作的决议,“台方认为‘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大陆方面接受台方以口头声明“各自表述”的建议,但也表示“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双方在11月的函文中达成了“有共识也接受有歧异”的共识,用英文来说是“agree to disagree”。 柯文哲将之称为“没有共识的共识”,是不精确的。

  2000年民进党执政,陈水扁曾于2000年6月27日接见美国亚洲基金会会长傅勒时表示:“新政府愿意接受海基海协两会之前会谈的共识,那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只是后来陈水扁又否认“九二共识”,而改提所谓“对话、交流、搁置争议”的“九二精神”,回避了“九二共识”的核心问题“一个中国”。

  换句话说,民进党执政时也曾想回避“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另辟蹊径。结果是历经8年,原地踏步。如今柯文哲提出“一五共识”,本无可厚非。但身为台北市长,既提出“一五共识”这么具体的题目,至少总该有个腹案或想法,不能只是抛个题目。

  柯文哲也曾就两岸关系提出“四个互相”的说法,这“四个互相”就有如陈水扁的“九二精神”,只能说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必要条件,绝对不是解决当前两岸问题的充分条件。两岸关系中的核心问题“一个中国”仍无法回避。谢长廷对两岸关系是较务实的,他所提的“宪法一中”能否成为两岸共识尚未可知,但不失是一种处理的方式。柯文哲的“一五共识”恐亦需思考如处理“一个中国”问题,否则流于徒托空言。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