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白色恐怖!「五○年代报纸副刊论坛」新店登场

23.03.2018  07:14
2018年03月23日 05:48 中时电子报 林宜静 /整理报导

追忆白色恐怖!「一九五○年代报纸副刊研究论坛」于3月20日下午于国家人权博物馆白色恐怖景美纪念园区入口意象2楼会议室举行,邀集台湾文史学者进行对话,现场听眾满座,政治受难者蔡焜霖、陈钦生前辈亦蒞临现场全程参与。

数十年来,报纸副刊作为台湾社会重要的发声场域,理应为各方发声的场域,然而一九五○年代白色恐怖最炽烈的时期,诸多国策认同言论,以及「偏安」处境的呈现,逆向见证白色恐怖时代的情境。因是,本馆委托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林淇瀁(向阳)馆长与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张俐璇助理教授筹组研究团队,进行戒严时期1949至1959年报纸副刊调查,并办理论坛,增进人权研究与教育,厚实台湾戒严研究成果。

主持人林淇瀁(向阳)开场,五○年代是一个透过反共国策,要求作家书写「战斗文学」的年代;那也是媒体和作家遭受监控、恫吓以及刑罚,而不得不噤声以求自保的年代;那是检肃文化却夸称「文化清洁」,压制新闻却美称「节约用纸」的年代。

台湾大学助理教授张俐璇首先针对「一九五○年代报纸副刊研究案」的调查成果进行报告,将报纸副刊分作四大类:「改制自日治时期《台湾新报》的《台湾新生报》与《中华日报》」、「二二八事件之后创刊的《自立晚报》与《公论报》」、「党报《中央日报》与军报《青年战士报》」,以及「威权侍从的民营报业《徵信新闻》与《联合报》」,搭配现场成果海报展示的副刊图文与相关歷史资料,介绍五○年代八大报中呈现的时代氛围。除了常载有呼应政府文艺政策的宣传文论,在《自立晚报》副刊上亦有难得可见的异议言论。

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退休教授应凤凰以「台湾文学的副刊与主编」为题,介绍副刊在五○年代报业中的角色。儘管副刊在当时报纸產业中不被重视,然作为戒严时代文学生產机制的一环,它却曾是政府文艺政策的推手。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之前,副刊主编也具动员作家、响应国策的功能,几乎可谓「包办」当时整个文坛的运作。除此之外,应教授也细数时任联合副刊主编的林海音对副刊从综艺性转向文学性、细心培植本土新进作家等贡献。

世新大学口语传播学系教授夏春祥以「新闻论述与台湾社会」为题,试图从新闻研究的角度为听眾揭开歷史尘封中的一九五○年代。他以《台湾教会公报》为例,举出政府与副刊之间的另一种关系。夏教授指出,戒严时期的新闻媒体未必总是如实传达讯息,反而常是思想建构的操作。以舆论与公共领域相关理论来谈,夏教授指出,副刊作为一种文学的公共领域,不应被视为点缀,而是知识份子的一种姿态。

国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秀菁从政府对传播工具与内容的限制,发表她对「戒严时期的新闻管制与政策」的观察。她指出,一九五○年代是白色恐怖政治案件最多的时代,也是战后台湾媒体管制的建制期。杨助理研究员并指出,戒严时期政府对新闻媒体干涉甚多,自刊载内容至经营股权,都可以见得国民党透过运作,对媒体进行掌握。

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苏瑞锵以多起白色恐怖案件为例,谈述「言论与思想的检肃」。他以许多已出版的史料与国家檔案作为佐证,指出从四○年代杨逵「和平宣言案」,至六○年代的「雷震案」、「柏杨案」,乃至是九○年代「独立台湾会案」,都有政府祭出「文字狱」的痕迹。

论坛最后,主持人林淇瀁(向阳)以自己于《自立晚报》任职的经验,呼应副刊主编在戒严时期的处境。他并邀请政治受难前辈蔡焜霖与陈钦生向在场听眾分享他们的亲身经歷,作为此次论坛的压轴,实为一深刻且成功的人权教育。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