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台湾的“高考”:一年两次机会

22.06.2016  12:27

  临近7月,台湾高中生离一年中第二次考大学的机会“指考”越来越近了。

  2002年,岛内取消了统一的一年一度“大学联考”,改为“多元入学”方案,高中生不再担心“一考定终生”了。现在,台湾高中生有“学测”和“指考”两次考大学的机会,因此压力减轻了不少。

   曾经的“联考”:长相酷似大陆高考

  2001年以前,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和大陆的高考异曲同工,由台湾教育主管部门下属的“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统一负责各大学招生,考前临时召集部分大学教授统一出题,于每年7月1日、2日和3日统一考试;接着统一阅卷、分发成绩,考生根据自己的成绩填报志愿,各个大学则根据考生志愿录取。考试内容则分为理工、文学、医农和法商四组,其中语文、英语和数学为必考科目,理工组加考物理、化学,文学组及法商组加考历史和地理,医农组则加考生物、化学。

  与大陆一样,这三天也是每个考生家庭最重要的三天。如今,“联考”已成为不少台湾人青春的记忆。2002年,台湾取消了统一考试,改用以“学测”和“指考”为主要依托,兼有“繁星计划”、“推荐甄选入学”、“特别身份学生优待入学”等方式。

   所谓“学测”:类似大陆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

  2002年,台湾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方案出炉。此后,每年1月底或者2月初,岛内举办“大学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不分组别地统考语文、英文、数学、自然、社会五科。

  这有点像大陆几年前兴起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是大学正式招生之前录取的“提前批”。“学测”的考试内容是课本的基础知识,不做过度延伸;题型基本全是选择题,不会产生主观题阅卷评分的偏差。

   所谓“指考”:简化版的“高考

  如果错过了“学测”,或者成绩不尽如人意也没有关系,可以再熬半年,迎接7月1日至3日的“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指考”视各类组选考六至十个科目。这是一个简化版的“高考”,有语文、英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历史、地理、公民与社会、物理、化学、生物等十科,学生可以自行依据专长选择其中的部分科目参加。各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再按照不同学科的需要乘以加权百分比,分别计算报名学生的排名以决定最终结果。

  除了一年两次的考试机会之外,还有“甄选入学”和“繁星计划”等方式。“推荐甄试入学”一般在4月至5月,是为了寻找具备特殊能力却又偏科严重的“天才”,此种方式被台湾各大高校普遍认可。“繁星计划”,则是为了消除南北部、城乡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台湾顶尖高校从中下层高中录取了一批原本没有任何希望上好学校的学生。

  这些多元入学的录取手段,基本上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岛内学生受高等教育的权力,极少出现对优秀人才的遗漏和错失现象。(牟彦秋 综合整理)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