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快递》眾乐之堂 中山堂80周年特展

24.11.2016  10:10
1930年代的臺北公会堂,所在地原为接收臺湾当时的总督府厅舍遗迹,日本政府以昭和天皇登基大典纪念事业为名,建造起这栋当时堂皇华丽的建筑。(图/国家图书馆提供)

一个人活到了80岁,举家欢喜,亲友同尊,称为「耄耋之庆」。一栋80岁的建筑,就建筑而言还不算太老,但总也是城市风景的一部分,更何况是一座与歷史脉动息息相关,孕育了大量艺文展演的城市地标。它值得我们在经过之际,回眸驻足,好好欣赏一下它的风姿;也值得我们细数往昔,在歷史长河里探寻它的前世今生。这栋特殊的建筑,就是臺北市中山堂。

臺北市中山堂原为日据时期臺北公会堂,1936年12月落成,当年与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大阪市中央公会堂、名古屋公会堂并列为日本四大公会堂。由臺北公会堂到臺北中山堂,这座建筑一直是执政者统治力量的展现,此地曾经举行二战受降典礼,结束日本殖民统治,中华民国的国民大会在此选出总统,民主进步党也在此通过了臺独党纲。

发生在臺北市中山堂里的政治活动,许多都对国家社会有长远的影响,而此地还有同样珍贵却较不为人注意的一面,那就是在此举行的各式各样、数量惊人的艺文展演。它彷佛是个「艺文种原」,孵育了各类型的艺术种子,感动人心、造成风潮,树立了新的艺术标竿,并且开枝散叶,蔚成臺湾的艺文森林。

臺北公会堂 折衷式建筑代表

1910年代,臺北人口将近20万,日本殖民政府开始研议兴建公眾活动场馆。「臺北公会堂」1932年破土,1936年12月完工,由井手薰和永岛文太郎联手设计,是1930年代臺湾「折衷样式建筑」的代表,风格兼融古典与现代,涵纳阿拉伯元素、中国文化、臺湾传统、日本特色,由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都别出心裁。二战之后,臺北作为中华民国的政经中心,中山堂不但是政治活动的重镇,也是艺文表演的首选场馆。

被视为是第一场民歌演唱会,举行地点正是臺北中山堂。(图/中华音乐人协会提供) 节目单(图/中山堂提供)

以音乐而言,中山堂中正厅承载了诸多意义重大的第一次演出。例如臺湾省立交响乐团的创团演出(1945)、第一次国乐演出(1948)、申学庸首次独唱会(1955)、吕泉生初次发表《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窗》(1957)、第一次爵士音乐会(1965)、第一次完整的《长恨歌》清唱剧(1972)、第一次校园民歌演唱会(1975)、第一次国乐团驻馆(2001)……纪录辉煌,不可胜数。

1955年1月蔡瑞月在中山堂举行两天「蔡瑞月舞蹈欣赏会」,多篇评论称誉备至。其中一支舞码《》以贝多芬《月光曲》为伴奏,蔡瑞月与男学生林锡宪共舞,被评为最精采的节目。(图/中山堂提供)

以舞蹈而言,「日本现代舞之父」石井漠在此演出(1937),蔡瑞月留日返臺后的第一场发表会也在此(1947),留日的芭蕾舞者许清诰的舞展也选择此处(1957),刘凤学第一次的唐代乐舞復原演出也在于此(1967)。1960年代来自美国的现代舞者,都选择中山堂展示崭新的思维和技巧,这些创意和尝试终于在林怀民和云门舞集身上,绽放出巨大的艺术能量,1973年,云门舞集的首次亮相也在中山堂。

中山堂也见证了臺湾影剧圈的递嬗更迭,臺语话剧《》(1946)刻划了战后社会贫富差距,获得广大迴响,电影《阿里山风云》在此首映(1950),让插曲《高山青》传唱了60年。亚洲影展、金马奖颁奖典礼、金马奖入围影展,一直到近年的「臺北电影节」,都以中山堂为主要场馆,可说是臺北市最老牌的电影院。

青云美术会是战后第一个成立的民间美术团体,1948年9月,第1届青云美展在中山堂光復厅开幕,创立会员包括吕基正、金润作、徐蓝松、卢云生、王逸云、许深州、黄鸥波。(图/中山堂提供) 黄土水作品《水牛群像》。(图/中山堂提供)

镇馆之宝《水牛群像

自兴建之初,公会堂就被赋予典藏功能,臺湾第一位雕塑家黄土水的《水牛群像》至今依然是中山堂的镇馆之宝。中山堂经常举办各类美展,包括战前的「臺展」、「府展」、年纪比中山堂还老的「臺阳美展」、海纳百川的「青云-美展」,以及具有改革理念的「五月画会」等,都曾经在此出现,书画名家如张大千、黄君璧等人的个展更是不在话下。

中山堂还是个与民同乐的场所,它的顶楼曾有臺北第一座天文臺。总统在此办国宴,庶民百姓也在此聚餐,莘莘学子在此毕业,青春男女在此结婚。上至理髮,下至擦鞋,寄邮件、喝茶、吃西餐,中山堂无不包办,80年来充满了各种故事。

位于中山堂四楼的天文臺是日据时期成立的,1950年代造成了行政上的困难。一来中山堂并无天文专业人员,二来观测天象必在夜晚,中山堂工作人员每每在音乐会结束后,还得苦候到深夜才能关门下班,甚至还有天文协会径自发布观测消息,让中山堂措手不及。为此,中山堂管理所召开了一系列协调会,请臺北市政府、臺湾省气象局等单位共谋解决之道,留下了厚厚一迭案卷,正因如此,才有了圆山天文臺的兴建。

1950年代中叶,物资困窘,中山堂原有钢琴老旧不堪使用,于是上签给蒋宋美龄,要求妇联会同意长期租用钢琴,后来国际妇女会来臺演出,妇联会还得回头请中山堂特予减免钢琴租金,这些公文如今还保存在中山堂;也因为中山堂的钢琴不够好,传闻着名钢琴家鲁宾斯坦因而拒绝来臺演出。1960年波士顿交响乐团来臺,国民大会破天荒休会3天礼让乐团演出,是政治在艺文之前低头的罕见例子。

1964年维也纳儿童合唱团的第一次来臺演出,据主办者张继高回忆,表演结束后一位团员失踪了,正当慌张之际,小朋友又被送了回来,原来有位观眾把这位金髮碧眼洋娃娃似的团员抱回家给妈妈看,从此中山堂才有了后臺管制。此事由张晓风、林怀民等人转述,我们遍查资料,找不到纪录,显然又是一则中山堂的传奇故事。

孟子有曰:「独乐乐,不如眾乐乐。」中山堂是眾人聆赏音乐的场所,也是聚集大眾,让大家同欢共乐的地方,名之为「眾乐」,谁曰不宜?经典名家在此接受欢呼,新人创作也在此获得鼓励,各种艺文展演都在这里获得了孵育的温度和养分,这是歷史时空给予中山堂的特殊位置,使得它有了得天独厚的辉煌纪录。所谓「眾乐之堂」,其意兼含「ㄌㄜ ˋ、ㄩㄝ ˋ」二者,恰恰扣合了公会堂的原初意义。

贡献80年 依旧精采蓬勃

时至今日,即使臺北市已有其他更专业的表演场馆,但身为全臺唯一的古蹟表演厅,中山堂不但歷史地位无可匹敌,而且依旧生机蓬勃。为了呈现80年的精采,我们梳理了相关艺文资料,整理出音乐、舞蹈、美术、影剧、建筑、与民同乐等六大主题,以〈中山堂艺文大事纪〉作为80年发展史的提纲,布设了《眾乐之堂──中山堂80周年特展》,数千笔中山堂的艺文资料,也集结为《中山堂艺文活动资料库》,同时公开上线。我们邀请市民大眾走进中山堂,一起来品味这座「眾乐之堂」,也一起祝福它80大寿生日快乐。

眾乐之堂 中山堂80周年特展

时间│即日起至2017/3/12,周一至周日9:30~17:00(春假期间休馆)

地点│臺北市中山堂(臺北市中正区延平南路98号)

票价│免费

电话│02-2381-3137转155

(中时电子报)

更多艺文展演讯息 请见文化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