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腹泻靠「捐粪」救命 卫福部:最快6月上路

24.02.2018  19:01
2018年02月24日 18:00 中时 倪浩伦

俗称粪便移植的粪菌丛植入术,国际间已证实可治疗「艰难梭菌」,让患者严重、频繁的腹泻症状获得缓解,但国内碍于法规而尚未开放。卫福部表示,因已有多项临床证实,粪菌丛植入术能有效治疗「顽固、反覆性艰难梭菌」,将准许不用做人体试验,最快于今年6月上路开放。

包括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消化系医学会、台湾感染症医学会、台湾微菌联盟等医界团体,昨邀卫福部进行粪菌丛植入术的共识会议。前卫福部长、国卫院董事长林奏延说,粪菌丛植入术经多国证实,能有效治疗包括艰难梭菌在内等肠道疾病,但因法规问题,国内尚未开放,也不确定政府未来会将其以「新药」还是「新医疗技术」纳管,出现「法规跟不上医疗技术进步」的情形,让医界无所适从。

卫福部食药署副署长陈慧芳表示,粪菌丛植入术已证实对某些疾病的病人有很好的效果,此时若以「新药」来纳管,容易限制其发展,故现阶段倾向以「新医疗技术」去管理。

卫福部医事司司长石崇良表示,对于用粪菌丛植入术治疗「顽固、反覆性的艰难梭菌」,会要求相关学会讨论出国内外实证资料、专家共识或医学指引,并提供具体实施建议给卫福部,届时应会以会将其视为新医疗技术,并以不需要人体试验的「特管办法」来纳管,待经卫福部内的医审会讨论,最快4月便可预告,并于预告60天后、也就是6月时公告上路。

石崇良补充,粪菌丛植入术有分新鲜植入(取出6小时内植入)、冷冻植入(取出后于摄氏零下80度保存超过6小时)两种方式,若採用后者,由于需要相关的保存器材和环境,可能会再讨论「是否只有教学医院等级以上的医院才能进行」,而操作的医事人员资格,也是医界要讨论重点之一;他强调,除了「顽固、反覆性的艰难梭菌」,若是用粪菌丛植入术来治疗失智、糖尿病等非肠道疾病者,则需要通过人体试验、证实疗效和安全性后才可行。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