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绿豆装饰家庭树 助智障者懂生死

11.07.2016  11:41
中高龄智障者生活多依赖他人,若亲友离世常有大衝击,曾有人因母亲过世拒进食。民间团体推动教育课程,种绿豆、装饰家庭树,陪智障者了解生老病死。(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提供)中央社记者陈伟婷传真 105年7月11日

中高龄智障者生活多依赖他人,若亲友离世常有大衝击,曾有人因母亲过世拒进食。民间团体推动教育课程,种绿豆、装饰家庭树,陪智障者了解生老病死。

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长年服务智障者,根据统计,台湾智能障碍者22%为45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士,因存活时间延长,以往智障者早于父母离世的情况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在人生晚期经歷亲友与重要他人病弱或离世的失落经验。

第一社福研发组主任刘佳琪表示,智力缺损者(智商70分以下,成年后最高仅达国小6年级认知程度)生活经常依赖他人,加上社交范围限缩,熟识者不多,与生活圈重要人士、亲属连结依附度相对高,一旦面临分离就会產生很大衝击。

她说,在基金会的服务经验中,曾有一名50余岁的脑性麻痹智障者,从小到大都跟妈妈相依为命,三餐有母亲作伴。有天妈妈不舒服,智障者想打电话叫救护车,却因为对方听不懂,妈妈最后死在家里。

后来救护人员到家里带走妈妈时,智障者也以为妈妈只是去看医生,完全不清楚妈妈早已离世,每天都等着妈妈回家一起吃饭,却苦等不着,没看到妈妈就拒绝进食,直到社工每天带着便当陪吃饭,才逐渐打开心房。

不过,刘佳琪说,智障者对很多事情虽然似懂非懂,但可以被教育,他们设计连续8周的生死教育课程,从种绿豆开始,让智障者了解什么是「生」,随着绿豆发芽、抽高、枯萎,了解「老」、「病」、「死」,也慢慢明白死亡是不可逆的状态。

她说,有课程是让智障者们装饰家庭生命树,用绿色小卡写亲人的名字挂在树上,如果已经离世,则改为金色,让他们了解人离开这个世界,且也制作卡片倾诉对离去亲人的爱和想念,也会和他们讨论未来的葬礼要用什么方式、要在仪式上放什么音乐等。

参与课程的53岁重度智障者阿瑛(化名),近年接二连三遭遇父母与兄长离世,出现寡言与低落情绪,阿瑛透过家庭树、写给过世亲人的信抒发思念与焦虑,说出自己生活的愿望,言谈中经常提到未来的期待,已将生活重心从对亲人离世的不舍转化为对自己生活前进的动力,整个人明显开朗许多。

另一名61岁中度智障的宏明(化名),非常担心相依为命的90岁母亲离开,出现焦躁、过度依附行为,透过这系列团体活动,透过道谢道爱卡与妈妈有更多感性互动,参访陵园与礼仪公司时认识各项殡葬礼仪,甚至已经用贴纸贴出自己未来想要的葬礼画面、注明音乐与花朵等,展露被理解支持的笑容。1050711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