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见度》让大看见台湾摄影新风貌

21.05.2016  13:56
林柏梁则在1975年刚退伍之际,随着画家席德进一起旅行,这趟旅行他记录着席德进的肖像,也从中学习到艺术创作的精神,也开启了他关怀这片土地的契机。(邓博仁翻摄自展场) 刘振祥展出作品取材自电影场景,透过影像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缩影。(邓博仁翻摄自展场) 邱国骏透过拍摄民俗庙会加上传统的手工刺绣,来彰显台湾民俗文化的可贵。(邓博仁翻摄自展场) 邓博仁作品《在台北,转身遇见鱼》叙说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自由。(作者提供) 马立群作品《山水行》。(邓博仁翻摄自展场) 《能见度》新浜码头艺术空间展览现场。(邓博仁摄) 陈伯义作品《红毛港家屋层迹》是他在红毛港拆迁前,多次走访记录拍摄屋内的痕迹,将一片片的墙面,透过镜头化为一幅幅抽象的作品。(邓博仁翻摄自展场)

蔡英文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要邀请全体国人同胞一起来,扛起这个国家的未来」,同样的在摄影艺术圈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扛起台湾摄影艺术的使命。

策展人黄文勇在520前策划一个《能见度》摄影展,找了林柏梁、黄明川、洪世聪、蔡文祥、刘振祥、江思贤、邱国峻、 邓博仁、马立群、陈伯义、卢昱瑞等11位台湾当代摄影艺术家一起展出,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台湾当代摄影发展的可能性。

「能见度」又称可见度,原指观察者距物体多远时仍然可以清楚看见该物体的距离。在气象学中,能见度被定义为大气的透明度,单位一般为米或公里。

影像,是一种「理想的距离性感官」表现手法。透过光的透析与决定性的瞬间,凝结成可见的时间切片,展现创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看法以及内在世界的观点与诠释,运用不同的镜位、语汇与角度,对人与人、人与空间(场域)、人与时间…等眾多议题的感受与知觉。创作者一方面以一种内省式的观点诠释影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提供阅读者「再诠释」作品本身的文本意涵。两者相互依据每个人自我生命经验所察觉深层的体悟与感受,对议题陈述进行一种思维的激盪辩证。

刘振祥展出作品取材自电影场景,透过影像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缩影,林柏梁则在1975年刚退伍之际,随着画家席德进一起旅行,这趟旅行他记录着席德进的肖像,也从中学习到艺术创作的精神,也开启了他关怀这片土地的契机。邱国骏透过拍摄民俗庙会加上传统的手工刺绣,来彰显台湾民俗文化的可贵。邓博仁透过编导式影像来叙说着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自由。「邓博仁的世界里有文学、音乐、古典绘画,甚至是拉威尔、夏卡尔、巴哈…,城市被破碎的、自由的、快乐的、含蓄的、怀念的、乐观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而我们都看见了。」知名摄影家郭英声如此形容他的作品。

陈伯义作品《红毛港家屋层迹》是他在红毛港拆迁前,多次走访记录拍摄屋内的痕迹,将一片片的墙面,透过镜头化为一幅幅抽象的作品。

展览日期:2016/ 5/21 (六) ~ 2016/6/12 (日)

开幕茶会:2016/ 5/21 (六)15:00pm

座谈会:2016/ 5/21 (六)16:00pm 「能见度」的微观世界

主持人:黄文勇 / 与谈人:参展艺术家

哲学星期五:2016/ 6/3 (五)19:00~21:00pm 「影像」的哲学性

与谈人:黄志伟 / 崑山科技大学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

陈 蕉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造型艺术研究所助理教授

展览地点:新浜码头艺术空间Sin Pin Pier-Absolutely Art Space

开放时间:周三、周四、周五 15:00-21:00

周六、周日 11:00-18:00

周一、周二 公休

地址:高雄市大勇路64号2楼(捷运盐埕埔站1号出口斜对面)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