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正能量「回谁家都一样」婆媳好关系靠自己经营

16.02.2018  23:01
2018年02月16日 21:31 中时电子报 林郁庭 /编辑、 康健杂志 /文

嫁做人妇的艺人小S,除了常晒她与3个宝贝女儿的温馨画面,和婆婆的好关系也是眾人所知,除了嘴甜讨喜,和公婆相处也懂得善解、尊重、退让,逢年过节更常常把两家人聚在一起过,不仅没有夫妻间除夕要在谁家过的争执,更因为广结善缘,把家的范围扩大了,没有你家、我家之分,夫妻也能走得长久、快乐。

身为小S的大姑的花莲慈济医院社区医学部的副主任许瑞云说,自从小S嫁进来后,逢年过节都是两家人一起过,「其实结了婚等同两家人变一家人,感情想要好,得要常常互相联络、彼此尊重,自然能相处得很开心。」

她也坦言,随着男女平等、双薪家庭、尊重女性等观念的转变,加上越来越多的单亲单子家庭,过年除夕可能不再只是回婆家,越来越多女性婚后也会争取回娘家陪父母过除夕,但却也如实造成不少夫妻因而起争执。

「家的定义可大可小,把家的范围扩大了,都是一家人,自然不会有我家、你家之分了。」许瑞云认为,现代人生得少,就把婆家、娘家聚在一起;好的姻缘也要靠自己去创造,不只是过年,平常就能制造两家长辈相处的机会,像是小S常一起带两个妈妈去买东西、吃饭、按摩、旅游、聊天等。

怎么过年?夫妻说好就好

谘商心理师公会全联会发言人林萃芬也说,随着少子化,近几年夫妻因为类似问题而争执的情况更加明显。如果对方家庭成员比较庞大,当气氛越欢乐,反而会更对照出自己父母孤单过年的情景,甚至觉得这样的大家庭也不少自己一个,想起的是自己的父母没有孩子陪伴,心情更落寞。

林萃芬建议,如果无法两家人一起过,也可以夫妻先讲好,如果某一方家中孩子比较多,可以让孩子较少的那一方回自己的家过年;或者也可以每年轮流回某一方的老家过年,甚至有些夫妻一天会跑两边,都是可以弹性、折衷的方式。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一样,最重要是多点体谅、同理心,就能少点不愉快。

除此之外,让人畏惧、怀着焦虑、甚至排斥的心情迎接过年,可能还来自身为媳妇的压力,或者更多的可能是亲戚、父母的「过度关心」、「比较」,都让人想到过年就头皮发麻!但专家认为,其实这些都可以透过转变自己的心念,将负能量断舍离,改用正向的意念去面对这些原本让你烦心的事情,过年也不再如想像中如此让人惧怕。

如果太太过年也想回娘家过除夕,夫妻俩可以先讨论折衷的方式,减少发生争执。(图/康健网站编辑)

媳妇忙翻天,大姑小姑袖手旁观

过完年后,身为媳妇寻求心理谘商的最大宗原因,都是婆媳问题。谘商心理师公会全联会发言人林萃芬说。

虽然现代女性已经比较少和公婆同住,外人看来过年返乡应该是在做客,但实际上并不然,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公婆认为媳妇一整年没有尽到当媳妇的责任,这时反而对媳妇期望更高、更要有所表现,让媳妇肩负更大的无形压力。尤其遇上婆家比较传统,有些家事对都会区女性来说真的做不太来。

花莲慈济医院社区医学部副主任、同时投身自然疗法、能量医学与创伤疗癒的许瑞云医师进一步提出,更让媳妇感到不平衡的是,每每为了打理一家子而忙进忙出,大姑小姑却閒着没事。

→你可以这样做:

面对这样的情境,许瑞云解读,传统观念认为,媳妇是嫁进来的自家人,而嫁出去的大姑小姑回家即是客,所以自己人要负责家事和招待客人;虽然风气在改变,但有些老一辈的观念还是难以扭转,这时不妨学着善待自己。

1.改变心境欢喜做,当作难得机会服务长辈

许瑞云建议,可以请钟点打扫的人协助清扫家里,或外带年菜省去备一整桌年夜饭的气力。又或者转个念,一年也不过就这么一、两天有机会服务、孝顺长辈,何不开心地做。「而且开心做也是做,哀怨地做也是做,」但开心时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心情也轻松愉快,哀怨的做时间则过得特别慢,年过完了,心却更加的筋疲力尽。

2.邀其他家人一起做,多讚美,少批评

如果可以的话,不妨邀请其他家人一同分工合作,而且不批评别人做得不够好,也不刻意彰显自己多能干,试着讚美、肯定他人的付出,「只要能够做到真诚和友善,不比较计较,多数的家人都可以相处的很好;如果心一直哀怨、埋怨,即使没有说出口,散发出这样的能量也会自动招来更多的顾人怨,」许瑞云说。

3.事前和先生讨论,先生要当太太最有利的后助

当然,改善媳妇的处境还有一个关键角色──先生。林萃芬建议,太太可以事前和先生讨论,哪些事情自己做得来、哪些做不来,或什么情况需要先生支援或协助圆场,而不是到了现场却面色难看,反而让人觉得难相处。

「过程中最容易引爆衝突的往往是太太觉得先生不协助她、不挺她或帮她,这种情绪会更大,」先生大多觉得过年是回自己的家、很自在,无法体会媳妇的心情,但太太们最不喜欢听到先生说「你就和他们聊聊天」、「当个媳妇很难吗?」林萃芬直言,「对太太来说,就是很难,也不知道要聊什么!」

父母或亲友常在过年时问一些令人尷尬、甚至比较的问题,让不少人相当反感。(图/康健网站编辑)

亲朋好友太热情 比来比去比不完!

热心好事的亲戚也常让人想到过年就头痛,久未见面的亲戚时常哪壶不开提哪壶,尤其比较心态更叫人受不了。像是单身的人常被问起什么时候要交男/女朋友?已经结婚了就问什么时候要生孩子?还常常以某人为例,要你向某人学习或跟进,常常叫人白眼翻不完!

不只是亲戚,有时父母也会选在过年时向孩子提出沉重的期望,拿孩子和他人比较,林萃芬说。例如哭诉自己这阵子生活不顺、经济拮据,或比较别人的孩子对父母多好、过年给父母多少钱、或者期望孩子对家里有一些贡献,像是家里装潢需要一笔开支。这些都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甚至是一种情绪勒索。

→你可以这样做:

如果这些关心或比较来自于父母,许瑞云建议,可以先语气和缓,感谢他们的关心,并清楚表明自己已经长大,请父母不用再为自己操心,放手让孩子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或者巧妙转移话题,例如关心父母最近去哪里玩、看了哪些书、做了哪些活动等。

1.先谢谢对方关心,巧妙避谈问题

如果是亲戚的关心,也不需急着拒人于千里之外,同样先谢谢对方的关心后,再清楚告诉对方自己现在不太想谈这个问题、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处理好,「四两拨千金,很客气地让对方知道真的不关他们的事!」许瑞云表示。

2.斟酌情况,尽力就好/关心,扮演聆听者

但如果父母对自己哭诉或提出期望,甚至使用勾起孩子罪恶感的语言,例如「你可以孝敬我也没有多久了」、「再不做点什么的话,其实我也活不了多久、吃不了你多少」,还是可以斟酌自己的情况,清楚向父母说明,或尽力就好,林萃芬说。

不过,林萃芬提醒,还是要清楚区分究竟这些话是情绪勒索,还是父母只是需要纾解或孩子的关心。因为有时候父母可能只是分享最近的情况或心情,这时候子女只要扮演好的聆听者,不必急着认为父母用情绪控制自己,而让自己心烦、起反感。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中时电子报)

文章来源: 许瑞云医师部落格

文章来源: 功劳给老婆,黑锅老公背 婆家问题渐渐少

文章来源: 邓惠文:婆媳问题不只是婆媳问题,那是夫妻关系有问题…

文章来源: 婆婆不是妳的妈!搞定婆媳关系的五大秘诀

文章来源: 跟公婆住,我不想要这种婚姻

文章来源: 碰到强势媳妇怎么办?

文章来源: 「回谁的家都一样」 好的婆媳关系靠自己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