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平潭“新特区”的台商故事
作者 林春茵
福建平潭,大陆唯一对台综合实验区和对台政策“新特区”。据预计,按平潭人口发展速度,至2030年将会有20至30万“新平潭人”来自台湾,在平潭快乐创业、幸福生活。而薛清德无疑是捷足先登者之一。
新年之初,又是一个“两会”季(“两会”是对人大、政协会议的统称),身为平潭县政协委员的台商薛清德开始忙碌起来,准备他的第三份提案。
在平潭,薛清德已经从商13年。13年前,他从台中来到平潭,是最早进入平潭岛垦荒的台商;如今,他的身边多了不少同样来自台湾的志同道合者。
从2002年摆摊卖廉价女装起步,到如今经营多家服装店、钟表店和金饰店,薛清德在平潭这个中国第五大岛上的打拼经历,无意间成为“平潭速度”的民间版本。
2012年,薛清德当选平潭县政协委员。他的第一个提案是建议当地制定人性化的城市营销方式,包括树立台商创业典型,以推介平潭对台优惠政策。
“短短五年间,平潭的利多政策密集落地,力度那么大,我回台湾讲,朋友都难信。”薛清德笑着说,越来越多的台胞想来大陆趴趴走,又心怀疑虑,“有个创业榜样,我在介绍优惠政策时大家都好懂啦。”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平潭综合实验区2009年设立,探索两岸合作新模式。2012年平潭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底43平方公里的平潭片区纳入福建自贸区。平潭开放开发步入“快车道”。
“原来两年开一家店,未来可能一年开两家店。”薛清德现有3家公司、8个店面。2013年底,福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平潭启动,薛清德领到福建省首张新版营业执照,进军百货市场。
“十来年前不过是个偏僻小渔村,现在平潭新城已初具雏形了,未来只会更好。”他说,“大陆敞开大门,平潭正在打造两岸人民共同家园,我希望更多的台湾朋友能共同受益。”
薛清德刚到平潭时,岛上只有三五个台胞。现在,平潭有上千名台胞了,定居买房置业的台胞也有300人左右;台资企业也从5家增加到了278家,占外资企业的八成。
伴随平潭岛上的台湾元素越来越浓郁,薛清德提出了他的第二份提案:借鉴台湾独特的垃圾车文化,推行环保永续的垃圾处理。“平潭已经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希望她洁净、环保、美丽。”
沙滩净滩、慰问孤老、助学贫困学生、植树绿化,薛清德和他的台商朋友们经常不约而同出现在公益场合。“平潭发展快速,我们既是一家人,也不能置身事外。”他向记者解释。
平潭跨海大桥建成、“海峡号”海上客滚直航开通,薛清德感觉台中的“家”和平潭的“家”近在咫尺。在儿子儿媳也迁居平潭之后,一大家子开启了幸福生活模式。
2014年11月1日,他在平潭澳前客滚码头遇到了来平潭考察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跟我聊了3分钟。我告诉总书记,自己是在平潭的快乐创业者,总书记祝福我事业发达。”薛清德把与总书记的合影摆在了办公室显眼处。
对于1月19日将开幕的平潭县政协会议,薛清德准备好了他的第三份提案,是“推倒平潭最老公园翠园的围墙,原地修建休闲步行道”。
“台湾人在平潭发声很容易,政协提案只是其中一个途径。”身兼平潭台商协会副会长的薛清德表示,早两年更为关注呼吁两岸医疗保健体系对接、推动台胞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如今政策一一落地,关注点逐渐落于民生。
平潭县政协年内将改制为市一级的综合实验区政协,薛清德笑称自己是“末代”平潭县政协委员,“县级政协升级之后,如果继续担任委员,我还要继续建言献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