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美丽潮间带 老战场演绎生命奇蹟

30.01.2017  13:33

金门县战地史蹟学会调查烈屿地区潮间带多样性生物,发现台湾未纪绿种生物多达30余种,其中包括多种罕见的海胆与蟹类。调查记录拍摄的影像,现在古寧头战史馆展到2月底止。

战蹟会受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进行这项调查,主持人烈屿生态观察者洪清漳与团队人员花费1年时间探访烈屿地区各潮间带,用摄影做记录,调查行动深入且详实。

战蹟会表示,洪清漳团队发现的种类数量高于以往所有的调查报告,其中烈屿地区潮间带无脊椎动物更是丰富,反应过去研究工作严重低估金门潮间带生物的丰富度。

在调查工作期间,团队人员发现了蛞蝓的种类高达30余种,其中绝大多数台湾、金门没有纪录,例如肉食拟海牛、舌片鳃海蛞蝓、深绿海天牛、红禾庆海牛等。

战蹟会表示,这些海蛞蝓顏色鲜艷、造型可爱,不输时下流行的宝可梦。这些调查记录拍摄的影像,现在国家公园古寧头战史馆三营区展出,展期到2月底止。

此外,曼氏孔盾海胆、雷氏饼海胆、二色桌片参、斑砂海星、海棒槌、南方帚虫、中华虎头蟹、沟纹拟盲蟹、披髮异毛蟹、三叶角菱蟹、牧氏毛粒蟹等也都是台湾罕见或是没有纪录种。

寄生在伍氏奥蝼姑虾身上的大岛似壳菜蛤则是目前国内尚未纪录发表种。除此之外,更有许多台湾未曾见过的海洋物种还在陆续鑑定中。

调查团队人员表示,烈屿拥有绵长约20多公里的海岸线、广阔的潮间带和多样的海岸景观,底质环境变化多端,从花岗岩礁质、沙质、泥沙质、到玄武岩岩礁都有,多样的潮间带底质环境,提供多种生物各类型栖地与微栖地,呈现烈屿潮间带生态的多样性。

不过,令人忧心的是,金门过去因军事管制,开发程度较低,保留丰富自然资源;但是军管时期结束后,面临剧烈开发不当工程的严重衝击,加上过去金门潮间带调查甚少针对烈屿生态及栖地环境进行调查,因此政府与民眾对于潮间带的保护观念也相对缺乏。

战蹟会表示,这次的调查工作不但能深入发现新物种,瞭解自然资源的变动,同时也可进行环境资源调查,建立生物资源图鑑,让民眾亲近并认识潮间带生物;同时提供相关单位未来在进行海洋工程时的参考,进而珍惜海洋资源,瞭解自然保育与栖地维护的重要性。1060130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