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末代秘书在台过世

15.04.2016  22:26
1943年担任阎锡山秘书时的原馥庭先生。(原馥庭提供)

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阎锡山的末代秘书原馥庭,于2016年3月23日在台北过世。原馥庭生于1917年,山西省河津县人,是在抗战期间进入阎锡山第2战区长官司令部工作的5位秘书当中,唯一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台者。他的去世,也代表着阎锡山的故事,正式成了绝响。

抗战胜利后,担任阎锡山先生秘书的原馥庭。(原馥庭先生提供)

山西史的小缩影

从1938年进入第2战区长官司令部服务开始,到1960年阎锡山去世为止,原馥庭都伴于「山西王」左右,因此他的一生可视为整部山西近代史的小小缩影。

他与阎锡山的缘分因1937年的抗战爆发,当年山西大学法律系停课,原馥庭只能到临汾报考「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是阎锡山仿造中共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而创办,目的是为晋绥军培养新的青年干部,以应付日军的挑战。

完成了一年的政治训练后,原馥庭原本打算到沦陷区组织游击战,或者负责地方行政。结果因缘际会,当时阎锡山刚好需要秘书,于是在第2战区长官司令部的熟人吴邵之秘书长的介绍下,原馥庭接下了这个工作。没想到就任不久,就因为临汾的沦陷,而跟着阎锡山部队到吕梁山上打游击战。

提起抗战,原馥庭特别强调山西地位的重要。他表示,阎锡山之所以在1937年9月组织长达3个月之久的太原会战,是替政府争取迁往武汉的时间。为了这项战略目标,晋绥军付出了十分惨重的代价!着名地「忻口战斗」,晋绥军就坚持了23天,损失了四万名官兵,但同时日军也付出了三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足称「可歌可泣」!

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将军与副司令长官朱德合影。(原馥庭提供)

国共在山西的合作与衝突

原馥庭也说明了国共两军从紧密合作到分道扬镳的过程。虽然是位坚贞的国民党党员,但原馥庭仍不吝于讚扬中共8路军在太原会战期间的表现。除了着名的「平型关伏击战」以外,原馥庭认为,刘伯承、邓小平的129师,在1937年9月27日「袭击阳明堡机场」对晋绥军帮助更大。8路军129师769团以30人的代价,摧毁了日军的24架飞机,使抗日国军暂时不用担心空袭,因此卫立煌总司令多次点名表扬。

甚至晋绥军与共產党的合作,还不只限于军事层面。太原会战后晋绥军损失极大,为了补充新血,阎锡山还请薄熙来的父亲薄一波组织青年抗敌决死队,号召左派热血青年从军。据原馥庭回忆,自己多次见过前来开会的薄一波,甚至见过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朱德曾一度出任过第2战区副司令。然而到1940年后,两党的抗日互信就越来越脆弱。老先生回忆,阎锡山将军很早就对在山西的国共关系,下了「目标不同,久必分手」的预言。

随着晋绥军因不断地伤亡而实力削弱,8路军却不断在山西沦陷区内壮大,就连薄一波的「青年抗敌决死队」,也打着「新军」的旗号,意图鲸吞阎锡山部队。原馥庭表示,好多晋绥军的将领都对8路军的扩张感到不满,建议阎锡山「应趁朱德前来开会时将其逮捕处决」,只是这类建议最终没有被阎锡山採纳。

因为阎锡山认为,若要阻止共產党壮大,唯一的办法是争取当地新兵与基层老百姓对自己的支持,而不是消灭共產党。于是阎锡山的山西省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着强烈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对此,原馥庭强调,阎锡山称的上是国父孙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理念信仰者,也是国民党内的左派理论革命家。

以阎锡山的「兵农合一」政策为例,当时山西每户只要出1人从军3年,周围邻居就有义务帮助他们耕田种地。换言之,每一位新兵平均会有3到5户人家,帮忙协助照顾军人家庭,让他可以无后顾之忧的替国家卖命。阎锡山也要求自己与手下的将领们,效仿延安8路军的刻苦精神,因此晋绥军一直有着「7路半」的独特外号。

抗战胜利后出任山西省主席与行政院院长的阎锡山先生。(网路照片)

利用日军与共军相互牵制

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主力转调东南亚,包括山西在内的整个华北战场都较为沉寂。到了此时,无论阎锡山、共產党还是日本人,都不再与对方死战,而是希望能战争结束前,在山西省站稳脚跟。出于这些考量,阎锡山有了在不与共產党翻脸的前题,利用日军来压制8路军发展的想法。

当时日本为了将华北建设成对抗美英的后方战略基地,也确实急于与阎锡山达成和解,共同防止8路军骚扰占领区的「治安」。于是,阎锡山于1941年9月11日委派晋绥军第7集团军司令赵承绶将军,与日方代表田边盛武口头达成了《汾阳协定》。按照此一协议,晋绥军以停止对日作战为条件,换取日军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来防止共產党在山西省境内的壮大。

汾阳协定》因此就在日后,成为共產党指控阎锡山「勾结敌偽」的证据。不过,原馥庭先生认为,阎锡山这些看似亲日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欺骗日本人而已;日本人多次邀约出席会议,阎锡山也是尽力迴避,以维持自身抗日军人的原则。并且晋绥军与日军接触的细节,都有经过在重庆的山西民政厅长邱仰浚,传达给了蒋中正委员长。

1942年5月5日,日军再吉县安平村召开了落实《汾阳协定》的会议,逼得阎锡山不得不出席。不过,由于阎锡山无法接受日本提出的「晋绥军必须接受汪精卫政权改编,才能得到日本的武器支持」的条件,因此安平会议不欢而散。会后阎锡山警觉,认为日方可能会扣留自己,因此留在会议现场等待逃脱。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阎锡山趁日方疏忽防备之际,在两名卫士的协助下从会议现场后门逃脱。以绳索垂降方式,迅速下山躲避日方搜捕,最后终于平安回到了晋绥军的根据地克难坡。原馥庭还回忆,阎锡山十分担心自己一但被俘,可能被迫降日,因此他特别对政卫处长杨贞吉交代,「必要时可以直接开枪将他击毙」。

事实上,阎锡山与日本人接触谈判的行动,也是为了替国民政府在山西争取有利接收的战后环境。当时由日军所扶持的偽军,比如与8路军作战的「剿共军军长」赵瑞与「兴亚皇军」军长武荩英,甚至汪精卫政权下的山西省省长苏体仁,都在暗中为阎锡山工作。待日本投降,他们就通通回归第2战区体制,阻止中共与国民政府抢夺接收沦陷区的权力。

晚年的原馥庭先生,相当有民国范儿的的味道。(许剑虹摄)

永远追怀阎锡山

因此原馥庭认为,阎锡山是为了确保抗战时政府不至于全面失去山西,寧可牺牲自己的声誉的爱国者。然而,虽然阎锡山想尽办法避免了山西在抗战期间的全面赤化,终究还是无法阻止8路军的壮大。日本投降后不久,阎锡山的20万晋绥军主力部队,就在1945年秋季的上党战役尽为8路军歼灭。

从此以后,晋绥军失去了主动对8路军出击的能力,仅能够消极防卫手中的据点而已。不过,由于阎锡山个人声望极高,晋绥军将士们仍多次击退了徐向前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野战军对太原的攻势。当防卫北平与天津的傅作义于1949年1月22日降共时,山西太原、山东青岛与河南安阳就成为了中华民国在华北地区的最后的3个反共据点。

许多两岸的学者怀疑所谓「太原五百完人」的事蹟,其实只是国民党编造的歷史,原馥庭对此提出了反驳。他表示,「太原五百完人」固然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那样,有500名军政要员在1949年4月25日太原沦陷时集体自杀,但是晋绥军官兵为了扺抗共军打了整整9个月!战斗伤亡早就超过500人,可能连500万都不止。

所以对于许多人批评「太原五百完人」与史实不合,原馥庭认为这丝毫不减晋绥军官兵在反共战场上的壮烈与气节。当然,阎锡山对中华民国最大的贡献绝对不只是拖延共產党占领太原的时间一事。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调度军队迁台。1949年6月13日,代总统李宗仁任命阎锡山为行政院长。不料,李宗仁在5个月后潜逃美国,在此中枢无人之时,阎锡山成了第二顺位的国家元首,面对此一乱局,阎锡山努力地带领国家走过那段最艰困的岁月,一直到蒋中正在1950年3月1日復行视事。原馥庭指出,待局势稳定之后,阎锡山再次展现出了不恋眷权力的气魄,毅然于9天后辞去了行政院长的职务,这种节操在任何时代都是罕见的。

阎锡山逝世后,原馥庭用了全部的后半生,向世人介绍老长官的故事。每当有客人来访,这位全身上下充满「民国范儿」气息的原馥庭,不仅对来访者有问必答,访客临走前还会大方的赠送阎锡山先生的遗作。因此原馥庭先生的过世,对于研究山西近代史的两岸学者而言,都是毫无疑问的巨大损失。

除了原馥庭外,还有一位名叫李蓼源的前阎锡山秘书如今生活在中国大陆。只是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李蓼源,在1945年10月替阎锡山庆祝62岁生日时身份暴露,遭到长官下令处死的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太原。因此,原馥庭先生绝对是世上最瞭解閰锡山的秘书。

(中时电子报)

更多精彩新闻在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