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办抽查年货 脱水蔬菜、蜜饯不合格率最高

26.01.2016  20:29

农历年节将至,行政院食安办公室稽查年货商品,总共抽查1238件,共49件检验不符合规定,不合格產品以脱水蔬菜如金针、竹笙、笋乾比例最高,主要是被验出有过量漂白剂;其次为腌渍蔬菜如菜脯、酸菜等,违规原因为检出过量防腐剂及漂白剂;蜜饯產品则以检出过量甜味剂及标示不合格。

行政院食安办公室去年年底启动年节食品专案稽查,针对全台年货大街、大卖场、传统市场等场所贩售的年节食品进行抽查,查验豆制品类、米湿制品、坚果加工类食品、水產乾制品、肉加工制品、脱水蔬菜、腌制蔬菜及蜜饯食品等8大类年节食品。

卫福部食药署长姜郁美表示,卫福部去年12月初启动稽查,全台卫生机关共48件检验不符合规定,平均合格率为96.1%,以脱水蔬菜產品比例最高,主要违规情形为检出过量漂白剂(二氧化硫);其次为腌渍蔬菜,违规原因为检出过量防腐剂(苯甲酸)及漂白剂(二氧化硫);蜜饯產品则以检出过量甜味剂及标示不合格。姜郁美强调,清单会公布在部会网站专区,供民眾及相关食品贩售业者查询。

行政院消保处长刘清芳提醒,年节採买食品要掌握三不原则,「标示不清楚不买」、「过白或过于鲜艷不买」、「有异味不买」。农委会农业试验所副研究员吕昀陞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香菇时要先闻味道,没有霉味、表面有皱褶,且摸起来易碎裂,才是台湾原產的香菇,并呼吁有异味、顏色过白太过鲜艳、标示不清的產品都不要购买。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