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岛内剧透周末“换柱大戏” 阳光程序呼之欲出
国民党本周六将召开临时全代会,正式讨论“换柱”,预料届时“洪下朱上”(撤销“总统参选人”洪秀柱的提名,改征召党主席朱立伦参选)将成定局。昨天,朱立伦已向洪秀柱表达“最高的歉意”,岛内媒体纷纷披露、猜测接下来“换柱大戏”的具体安排。台湾《中国时报》13日评论称,国民党“换柱”已一步错,千万不要步步错,不正义的程序,必须用更阳光、更透明、更开放、更民主的程序补正。
朱立伦对洪秀柱表达“最高的歉意”
据台湾“中央社”13日报道,朱立伦当天上午在新北市受访时表示,对于党内目前选情低迷、纷扰不断,他责无旁贷,是努力不够,沟通不足,他一定要向所有党员同志致歉。“对于发生这样的情况及做这样不得不做的一个决定”,他向洪秀柱表达最高的歉意,会在14日的中常会和17日的临时全代会上做出正式说明和道歉。国民党秘书长李四川表示,不管临全会上做出的决定是“废止提名洪秀柱”还是“让洪秀柱继续选”,洪秀柱都是英雄,届时“全部党代表会起立向她道歉致意”。
洪秀柱13日回应说,她会尊重临时全代会的决议,但不代表她认同其程序的正当性;她需要的不是“起立、道歉”,而是民主制度能否在国民党真正落实与展现。对于外界传说的“有条件退选说”,洪秀柱12日回应称,传闻说国民党党部给她新台币5亿元,她就退选,这实在是个笑话,是对她人格最大的侮辱。如果她自行“顾全大局”引退,不晓得还会被说成什么样子。
“柱下朱上”,流程或一次走完
据台湾《联合报》13日报道,国民党中央12日宣布,17日下午于国父纪念馆举行临时全代会,党中央已展开沙盘推演,确保临全会议程顺利进行,希望当天“团结大和解”,避免成为“挺朱派”和“挺洪派”的对决。党中央也将邀请马英九、连战、吴伯雄、吴敦义、王金平出席临全会,营造全党大团结。依党中央规划,临全会将先讨论并通过废止洪秀柱提名案,目前倾向“鼓掌通过”;随后暂时休息,由7人提名小组开会提出新的“总统”参选人朱立伦,并举行临时中常会核备后,再送第二次临全会通过,随后举行新“总统”提名人的造势大会。
至于具体用什么方式“换柱”,采用表决、鼓掌还是投票?台湾《联合晚报》13日报道称,国民党中央虽然表示“视现场情况而定”,但为了避免外界“不民主”的批评,投票的可能性很高,选票也已设计妥当。
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称,花莲县长傅昆萁12日晚拜会洪秀柱后透露,洪秀柱表现得无私大方,她允诺完全配合国民党的程序,而且不论国民党做出什么决定,她都完全支持;17日国民党决定提名人选后,她也会在第一线全力辅选、全力冲刺。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12日批评说,以召开临全会方式“换柱”,基本上就不合程序,朱立伦可能会在台湾民主史上留下恶名。但有国民党高层人士解释说,倘若国民党输了“总统大选”,“立委”席次不到38席,民进党就可能推动“修宪”,届时不只是修改“国歌”歌词,“中华民国”这块招牌都岌岌可危。
朱立伦副手人选受关注
朱立伦被正式提名后,他的副手人选也是岛内关注话题。目前传出“朱黄(黄敏惠)配”最有可能,黄敏惠是前嘉义市市长、现国民党副主席,属南部本土派女性。若洪秀柱“裸退”,朱立伦搭配黄敏惠,可兼顾性别、省籍、南北平衡。朱立伦13日对此回应称,这些都是假设性、预设立场的说法。只要能凝聚共识,团结胜选,“怎样的决定,我们都尊重全体的党代表”。有国民党党务人士透露,目前副手仍“虚位以待”,若洪愿接受,临全会可顺势成为“朱洪配”造势大会;若洪拒任副手,依党章由“总统”提名人自行决定副手人选即可,不必再举行临全会追认。而据花莲县长傅昆萁透露,对于是否愿做朱立伦的副手,洪秀柱明确表示不可能接受,她不想造成朱立伦的困扰。
至于“换柱”后国民党的选情会如何发展,台湾《联合报》13日的社论称,以目前情势看,临全会“换柱大戏”的发展有三种可能的想象:其一,经过党中央全力动员与劝说,“换柱”提案在临全会中顺利通过,由朱立伦代替洪秀柱出马角逐2016年“大选”,虽未必能逆转选情,却可借以带动“立委”选情。其二,多数党代表以缺乏“正当性”为由,否决“换柱”之提议,依然由洪秀柱披挂上阵;在这种情况下,洪秀柱虽保住候选人身份,却可能全面失去党中央及“换柱派”的任何援助,局面反而更艰难。其三,“保柱派”人马强力反弹,在场内外抗议或叫嚣,最后虽勉强通过“换柱”,却造成内部严重撕裂,朱立伦亦失去目前“挺柱”民众的支持,后坐力继续延烧。
“黑箱只有阳光可救”,台湾《中国时报》13日的社论称,朱立伦应接受洪秀柱的辩论战帖,“洪朱辩论”势将受到全民极度关注,通过这场高能见度的辩论,国民党有机会宣扬理念并提出对蔡英文两岸与“治国”之疑,凝聚对民进党执政心怀忧虑的社会力量。文章建议,万万不可用鼓掌方式通过,那样会凸显国民党的封建守旧,继续伤害国民党的团结与形象。应同时举行全台民调,让民调与党代表投票结果加权后,决定由谁最终出线角逐“大选”。(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雯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