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凤梨博士”在闽办观光工厂 模式可复制

23.11.2015  15:53
凤梨博士”黄来裕为学生讲解凤梨酥的制作过程。通讯员林晓蕾摄

   从种凤梨到做凤梨酥

  今年50多岁的黄来裕出生于台湾的茶果之乡南投县,自小就爱与果树打交道。在所有的水果中,黄来裕尤其偏爱凤梨,靠着一股子“”劲,他甚至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剥皮的凤梨,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凤梨博士”的雅号。

  “凤梨博士”亲手种植的凤梨,品质自然不会差。经黄来裕改良的凤梨品种,香味浓郁、甜酸适口,成为台湾凤梨酥知名品牌“微热山丘”的原料。

  在台湾,“微热山丘”名字叫得很响,一年凤梨酥的销售量能达到3000万个。与“微热山丘”合作一段时间后,黄来裕有了个想法——做凤梨酥。

  从种凤梨到做凤梨酥,最关键的,当然是要掌握凤梨酥的制作方法。这难不倒黄来裕,有着钻研精神的他,埋头研究凤梨酥制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终于掌握了制作凤梨酥的秘诀。

  技术有了,从哪里起步呢?近年来,台湾凤梨酥备受大陆游客尤其是闽南游客的喜爱。然而,在台湾,生产凤梨酥的厂家很多,已然成为“红海市场”。面对这种形势,黄来裕把目光转向了大陆:“为什么不到大陆种凤梨、卖凤梨酥,让大家在大陆就能买到、吃到最‘正点’的凤梨酥呢?”于是,一场砌“金砖”之旅开启了。

   被满满的诚意打动了

  说做就做,今年四五月间,黄来裕到大陆考察,发现除了福建之外,广西、海南等地也都适宜种植凤梨。

  对于为什么会最后选择厦门,黄来裕说,台湾人与闽南人拥有共通的文化,凤梨在闽南语中叫“旺来”,这种谐音的美好寓意,不用解释就能懂,这份同根同源的情感是他选择在厦门创业的重要原因。事实上,院前社在历史和现实中都印刻着深深的两岸情缘。院前社所在的村落是“开台圣王”颜思齐的祖籍地,正对着的是在台湾有500多万信众的保生大帝祖庙,而且它也是目前两岸交流合作最热络的地方之一。

  最终,让黄来裕下定决心的,还有当地年轻人的热情。

  黄来裕第一次到院前社考察时,看到村庄入口处有一处废弃的厂房。彼时,他提到,如果最终选择在这里创业,可以把厂房改建成凤梨酥工厂。不久后,黄来裕受大陆朋友邀请,到漳州甄别一种凤梨的新品种时,顺道再到院前社探访。他惊喜地发现,那个老旧的厂房已经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了初步的修整与改建。

  做这件事的,是院前社济生缘合作社。该合作社理事长陈俊雄说,合作社详细了解过“凤梨博士”的项目,认为这与村庄的长远规划十分吻合,于是拿出了足够的诚意和效率,希望能够打动黄来裕。他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双方很快就合资开办了凤梨酥观光工厂,准备大展拳脚。

   三产结合模式可复制

  院前社的凤梨酥观光工厂,呈“前厂后园”的格局。

  走进这座“梦工厂”,左侧是观光工厂的透明化生产车间,大家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车间工人如何制作凤梨酥。

  右侧则是观光工厂的DIY体验区。在体验区内,游客可以在黄来裕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凤梨酥。烘焙后的成品,既能现场品尝,也可以带回家。

  观光工厂后面,就是凤梨种植园了。在一个个低矮的圆形小土丘上,黄来裕种植了两亩多的土凤梨。在这里,游客不仅能看到凤梨的生长情况,还能体验到田园野趣。

  这是黄来裕的精心设计,他把田地、工厂和门店合为一体,让游客看到凤梨酥从原料种植到成品烘焙的整个过程,从而确信产品的质量。与摆放在传统展柜的静态销售相比,现场互动也更能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发展了观光旅游业。

  “我们的产品,三分之一卖给了在体验区DIY凤梨酥的小朋友,三分之一卖给了旅游观光的游客,三分之一销售给当地的居民。”黄来裕说,工厂开业几个月来,每个周末都有很多孩子来“上课”,学习如何制作凤梨酥。良好的口碑,让这座“梦工厂”的凤梨酥供不应求。下一步,黄来裕打算拓展工厂规模,同时改良凤梨酥品种,尝试加入其他水果做馅料。

  “合作之初,我们预计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没想到,短短几个月,观光工厂就走上正轨了。”陈俊雄说,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主动到厦门来,向黄来裕的“梦工厂”取经,希望能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复制回去。(记者潘抒捷 通讯员林晓蕾)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