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双尾蝎无人机首飞 可连35小时监控高原边境
中国近年不断加强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脚步,而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主要在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领域。
而中国民间四川腾盾科技研制的TB001「双尾蝎」无人机9月底已成功首飞,大陆军事网网迷彩派指出,在高原作战上,「双尾蝎」要比「彩虹」-5无人机更能满足高原作战需求。
首飞成功的「双尾蝎」无人机由无人机、地面站,任务载荷与综合保障系统组成,机长10米、机高3.3米、翼展20米,最大飞行高度为8,000米、最大起飞重量2.8吨、任务载荷能力近1吨。
而它的航程可达6,000公里、航时35小时,机体採用上单翼,双尾撑与双发翼吊设计布局,是中国首款双发中大型高端无人机系统,具备更强的侦察打击一体、高原与海洋快速机动部署能力,以及更突出的中空长航时飞行能力。
分析指出,飞机上高原的一大问题是空气密度小,起降困难,像「翼龙」和「彩虹」无人机的尾吊单发并非不能起飞和降落,但是需要的跑道长,起降能力降低是必然的。但是换做是双发翼吊布局,发动机螺旋桨的气流会扫过机翼,增加机翼气流速度,这样做本身就提高了低速下升力,如果再加上襟翼,起降能力会更高,显然双发翼吊更有利于高原起降。此外,双发的总功率必然会大些,加上螺旋桨气流扫过机翼带来的增升效应,因此「双尾蝎」的飞行高度8,000米,要比「彩虹」-5的5,000多米更能满足高原作战需求。
而飞机在海洋上巡逻,虽然没有高原所面临的低空起降问题,但是在海洋巡逻上,更大功率与更大的飞行高度还是有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气剧烈活动区域为2,000-6,000米,这个区域气流多变,巡逻作战时,就有必要避开这个区域,要是升高到8,000米,就会减少不利气流的影响。另外,更大功率也意味面对复杂气流有更强的对抗能力,因此双发也是不错的选择。
分析指出,「双尾蝎」的总体布局并不新鲜,但它确实是比较适合上高原和海洋巡逻的无人机。这款气动布局的无人机留出机头空间,可以用来挂载各种探测装备,而大翼展机翼可以用以挂载武器装备,而不会受螺旋桨干扰。
(中时电子报)
军事频道─陆、海、空、军武、战略,一次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