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高史政机构拒绝大陆人士调阅 引学界反弹
朱浤源批评“国史馆”限制大陆港澳学者是以行政理由作政治对抗。(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中国台湾网8月2日讯 台湾最高史政机构“国史馆”阅览新制1日上路,馆藏档案史料将“暂”不对大陆及港澳学者开放,引发学界反弹要求悬崖勒马。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对此新制,馆长吴密察称,他也觉得可惜,正寻求可以解套的方法。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汪浩则在网络发布公开信,直指“很不合理”,损人又不利己。
汪浩说,他几乎每周都去阅读档案,过去一年来,看到馆内读档案的人,有近一半是大陆来的学者,“他们多半不是官方派来,而是和吴馆长一样,爱好历史,追求真相的学者。贵馆的新规定,不但使他们无法研究,妨碍学术自由,也与台湾民主自由化和信息公开化,背道而驰”。
台湾多名“中研院院士”表示,只要内容不损及个人隐私或机密、社会安全等问题,“资料应尽量开放”。“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员朱浤源更认为,此做法是透过行政理由作政治对抗,质疑背后原因与蔡英文有关,甚至下一步可能就会修改“国史”。
“院士”杜正胜表示,确实有不少大陆学者去台湾研读史料、学术研究。不过,史料查询应该用机密、学术、自由开放等3原则来看待,或许部分涉及机密密件尚未到达解密年限,但站在学术自由开放的原则下,只要不涉机密史料,还是应该公开大众。
北京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巫永平表示,此举“对大陆有强烈的针对性,非常不友善,对目前两岸脆弱的互信是雪上加霜。”
熟知“国史馆”运作人士表示,大陆研究蒋介石第一人、著名史学家杨天石便时常赴台抄录“国史馆”的蒋中正档案,光是去年就赴台2、3次,有时在阅览室一坐就是一整天,一连抄录一整个礼拜,今年520前也去过。该人士表示,会到馆内调阅档案的学者,绝大部分都是外地学者,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大陆学者,“针对性太强了。”(中国台湾网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