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雷射技术 考古学家发现吴哥窟地底城

13.06.2016  00:43

考古学家今天表示,成功使用雷射技术,揭露藏身柬埔寨吴哥窟附近丛林地底下,多个以前未曾证实的中世纪城市,此开创性发现揭示吴哥窟文明的新面向。

考古学家的研究已进行多年,新发现揭露高棉帝国建造的吴哥窟整体规模,比原先以为的还要大很多。

澳洲考古学家伊凡斯(Damian Evans)明天将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 Society)公布这个以「光学雷达」(lidar)空中雷射扫描技术执行的研究。

伊凡斯告诉法新社:「我们总是想像古代时,他们的伟大城市由这些遗迹围绕。」

他又说:「但现在我们首度能在若干地方以惊人的准确度看到这些城市的细节;在多数地方,我们已有城市必定在那里的模糊概念。」

英国「卫报」(Guardian)报导,伊凡斯将宣布,先进的空中雷射扫描技术揭示在热带森林地底下,有多个900年到1400年歷史的城市,若干城市相当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大小。

吴哥窟被视为是东南亚极为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產,被视为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古代奇景。

吴哥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King Suryavarman II)于1100年代初至中期之间,在高棉帝国政治和军事力量最兴盛时期建造,是世界上工业革命前最大的城市之一。

考古学家已公布的详细地图包括金磅塞(Kompong Svay)圣剑寺(Preah Khan)所围绕的大城市,而新的资料也描绘出都城摩酰因陀山(Mahendraparvata)的整体概况。

伊凡斯说:「我们以前有的基本上是散落的不连贯点,在地图上标示庙的位置。现在,像是有了整座城市的详细街道地图。」

他表示,未来数月间将再公布更多地图。1050612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