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路两岸青年创业——台商李瑞河的耄耋之愿

01.09.2017  14:08

   中新社 台北9月1日电 题:带路两岸青年创业——台商李瑞河的耄耋之愿

   中新社 记者 邢利宇 蒋雪林

  “对到大陆发展的台湾学生,我会给他们讲我的故事,告诉他们不要怕。只要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会成功。”在两岸打拼20多年,如今已至耄耋的台商李瑞河说,“要跟天再借三、五年”,来实现他最近的心愿。

  向台湾岛内征才,鼓励青年赴大陆就业是其中之一。此外,他还规划成立“带路银行基金”,鼓励旗下两岸员工加盟创业;并计划在大陆推行“一县一店”,实现天福茗茶5000家加盟店……

  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的李瑞河,祖居福建省漳浦县白衣堡,世代基本以种稻种茶为生。到李瑞河,已是李家赴台的第七代。李瑞河成年后建议父亲带领全家到南部冈山开设“铭峰茶行”,李家人开始了从山上到南部,从茶农到茶商的转变。

  1961年李瑞河在台湾创办“天仁茗茶”。1990年,台湾股市大动荡,李瑞河旗下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他变卖个人资产清理债务。1993年已近花甲的李瑞河下定决心跨海回乡,在大陆投资创办“天福茗茶”,重开创业之路。

  20多年后的今天,天福茗茶已在大陆各大城市开设门店1200多家,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多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还有两家茶博物院,两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以及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在两岸打拼数十年,百折不挠最终风生水起,李瑞河也因此赢得了“茶王”的美誉。

  近日在台北与媒体座谈,回忆起上世纪80年代末初次回大陆寻根问祖,李瑞河笑着说,“那时候坐飞机,飞机上还很热,大家手里都扇着扇子。”几经转换交通工具,李瑞河回到故土。他坦言,当时出发前确实考虑家乡是不是很落后,还偷偷带了卫生纸和方便面备用。

  这两年台湾想去大陆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人担心去大陆工作会遇到困难,有顾虑。“您当年去大陆闯荡,当时条件更不成熟。以您的经历,您会对年轻人说什么?

  对于这样的提问,李瑞河说,我会告诉他们,两岸一海之隔,我们语言相同、生活习惯相似,如果到东南亚还会语言不通,在大陆创业就没有这个障碍。“爱上我们的国家,认真专心经营一项事业,尽心竭力去做。三心两意或顾虑太多,反而不容易成功。

  今年七月,近50家台企在厦门台商协会组织下返台征才,在台北、台中举办的两场征才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台湾青年前来应聘。天福茗茶在这期间,收到140多份应聘意向,最终招收台湾青年人才十多位。

  “今年是头一年,我们招聘了十多个,如果第二年、第三年,再从台湾招聘一百多个、两百多个,日子长了就不得了。但‘妈宝’型的,我们不要。”说到征才标准,李瑞河笑起来。

  笑过之后,这位打拼一生的商界前辈认真地说,现在年轻人和老一辈比,吃一点苦都禁不起,我想告诉他们要体会吃苦耐劳,想成功一定要有耐心。我也要用一个精神来鼓励年轻人,那就是有什么困难,就去解决困难。世界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要你用心,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对于扶持两岸青年创业的“带路银行基金”,李瑞河介绍,目前已初步始运作,这项基金为有意愿经营天福茗茶传统茶叶事业体加盟店、合作店的两岸员工,提供借款。“想创业可以贷款给你,3年到6年一定会赚回来的。我有信心,相信应该有80%人会得到发展,找到成功的机会。这也是我对他们的一个期待。

  谈到这些自己正在做的事,李瑞河认为,这样可以为两岸年轻人提供发展的机会,对两岸和平合作、共创双赢也会有贡献。“我是老台商,在两岸间奔波了20多年,这些是我应该为两岸做的工作,我觉得很有意义。”(完)

安徽首例:台湾员工加入大陆工会
  台湾员工加入大陆工会   9月9日,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张志军:台商在陆发展最大优势是“两岸是一家人”
   原标题:张志军:台商在大陆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两岸青年成长创业论坛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 北京8月29日电 (夏守智 郑巧)第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