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恐惧:太阳花一周年的注解
去年3月18日,一群台湾学生冲进“立法院”,开启了太阳花学运的序幕。昨天,当时参与学运的一些学运领袖又回到“立法院”,虽说是反省,但实际上是要唤醒社会对此一运动的记忆。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9日社评说,时间经过了一年,很多事情都可以沉淀下来,此时我们再看太阳花,只能说那是一场由“无知的恐惧”所带动的一场运动。
太阳花的象征意义是阳光与希望,但这场学运其本质是恐惧,是黑暗,是对未来失去希望,因此,用“太阳花”来为这场学运命名,本身就是一个荒谬。参与太阳花学运的主要成员几乎都是“台独”的支持者,在他们眼里,两岸经贸关系愈密切,台湾离独立就愈来愈远。因此他们对于像ECFA以及两岸服贸、货贸协议特别感到敏感。这几个协议,对他们来说,等于是签下了“卖身契”,因此誓死反对。
这样的恐惧,来自于无知,尤其是对大陆的无知以及对国际局势的无知。无可讳言,两岸各自发展半世纪多来,彼此呈现不同的风貌与生活方式,这个差异,成了新世代只认同台湾却无法认同大陆的心理基础。这样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但令人担忧的是,新世代不认同大陆,却也不了解大陆。
在2008年之前,两岸的新世代交流非常的少,在2008年后,台当局开放陆客赴台,后来又开放陆生赴台,不论是短期交换生或学位生,人数都不多。台湾的大学生中,有到过大陆的比例仍然非常低,而且大部分只去过一次而已,基本上都是走马看花而已,无法产生深入的理解。
在冷战时期,美国学界非常重视苏联的研究,相关的课程也都吸引许多学生上课。然而,台湾不少讲授大陆相关课程的教授都感叹开课不易,因为大部分的学生对大陆议题相当冷漠。
虽说现在是网络世界,但网络并没有为两岸新世代搭上桥梁。曾经某位创投界的知名人士表示,在他的脸书上,只要提到大陆的创业议题,反应都很冷淡,让他感到非常讶异。老实说,台湾新世代的话题,绝少对大陆议题有所关心,如果有的话,大部分也是负面的情绪。从媒体即时新闻的点阅率,也可以发现,两岸新闻及大陆新闻的点阅率都远远低于台湾本身的新闻。
太阳花学运也充满了对国际结构的无知,他们以为台湾可以改变国际结构,可以力抗国际局势。就在数日前,英、法、德等国都加入了由大陆倡导的亚洲投资银行,无疑就是对太阳花的棒喝。太阳花学运自己以为是太阳,别人要绕着他们旋转,这样的无知与自大,令人无言。如果他们象征台湾的未来,那就请大家一起为台湾祈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