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台湾青年认同为何会“去中趋台”
全国台湾研究会研究部副主任李贺在此间举行的第七届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上指出,近些年,两岸民众的认同倾向并未因交流合作而快速拉近,台湾青年人的“去中趋台”、“恐中拒统”意识反而日趋严重。上述台湾青年认同的现象背后,有着较为深刻的国际、岛内、两岸、历史等各方面的背景原因,正确认识这些原因,有助于理解台湾青年的真实想法与愿景,有助于寻求解决之道。
李贺表示,台湾青年形成“去中趋台”、“恐中拒统”意识认同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是两岸政治差异、经济差距等造成的结果。尽管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但由于1949年以后的长期隔离,两岸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两岸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有一定差异。
在自认为选举制度更加有利于民主、自由、人权的情况下,台湾青年普遍不认同大陆政治制度,反而不断强化“本土意识”、“台湾意识”,进一步在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上出现“去中趋台”的趋势。
而两岸经济差距也越拉越大,在岛内别有用心人士的煽动下,台湾青年出现担心大陆经济对台湾经济的“磁吸”作用、恐惧大陆“以经逼统”、害怕大陆抢占台湾就业机会、不满两岸红利独厚权贵资本等等心理疑虑与反感,从而也对台湾青年的政党认同、国家认同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台湾政治大学教授王振寰指出,当台湾民众越认识自己,越清楚两岸的差异时,“自然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会更强”。
二是台湾“去中国化”教育的后果。由于国民党在两蒋时代长期的“反共”教育,以及李登辉与陈水扁近20年的“反中”教育,加上“本土化”教育,台湾民众中“恐共”、“恐中”、“恐统”情绪仍在。特别是在“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的台湾一代,大多为1980年-1990年间出生,目前正处于20-35岁的年龄段,他们的“恐中反中”情绪较为浓厚。去年“太阳花”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绝大多数正是受“去中国化”教育下的青年学生。
三是台湾青年自我认知的模糊与迷茫。多数台湾青年对“民族”、“国家”、“身份”这类的概念模糊,或者更准确地讲,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的归属。首先,台湾在国际政坛上的地位较为尴尬。依据现代国际法关于国家的界定,多数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会认为“中华民国”或台湾是一个不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但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或认知一个中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代表中国,两者之间的差异造成台湾青年的认知混乱。其次,多年以来实行的淡化“国家认同”、强化“本土意识”的教育,使新一辈的台湾人往往对“国家”、“归属”这些词汇有些淡漠,甚至是意识缺失的。再次,台湾的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头脑灵活,做事务实,更看重个人前途,不关心“台湾前途”这类的“宏大叙事”的话题,对“国家”的概念越来越冷淡,政治忠诚度低。
四是生活压力下利益诉求的反映。台湾目前大学数量多达164所,“以人口密度算,堪称全球第一”。台湾人口出生率却呈下降趋势,“少子化”现象严重。私立高校生存面临严重困境,只有降低分数争抢生源,录取率几近百分之百。2008年,甚至被爆出了高考7分就可以上大学的新闻。由于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张,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高居不下。特别是2000至2008年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湾经济走向衰落,人口失业率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下降。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及产业萎缩,加剧了台湾青年的生存压力。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台湾青年的利益诉求集中在民生议题、阶级议题,对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国家认同”理念等等缺乏理性认识与客观分析看待。有台湾青年表示,“对两岸关系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会更倾向于维持现状”;“对于比较遥远的一些事还不在考量的范围内”;“两岸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进入他们关注的视野”。
李贺最后表示,台湾青年在两岸关系方面的几种认同表现,是国际、岛内、两岸、历史等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是两岸关系交流交往日益密切下必然出现的问题,也是两岸交流交往程度不足时期必然要经历的问题。从未来看,想要逐步扭转台湾青年的认同倾向朝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方向发展,仍然还要坚持两岸青年之间的交流交往。真正实现两岸青年从陌生到熟悉、到了解、到理解、到宽容、到和谐。不能因为暂时出现的问题而放弃正确决定,也不能因为暂时出现的问题而或左或右地改变政策方向,要正确认识台湾青年认同问题上的客观背景与必然性,通过加大做“入眼、入心、入脑”的两岸青年交流工作,切实做好大陆自身各方面建设,才能真正实现两岸青年心灵契合、提升两岸青年的一致认同度。(记者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