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抗震防灾 高市教育局请专家示范
美浓大地震造成台南重灾损,为防范未来地震等天然灾害,高雄市教育局今(16)日下午2时举办「校园抗震与防灾教育」活动,邀请学者提供校园地震避险,以及防灾教育成果展出。教育局长范巽绿表示,面对地震等天然灾害,教育局要求各校每学期应有地震避难等复合型演练,让防灾教育从小扎根,从学校推广到家庭与社区,提早做好防灾准备。
教育局「校园抗震与防灾教育」活动,现场邀请高雄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吴明淏,讲解地震发生时,如何防灾避险等应变作为,现场也指导学童、教育局各科室主管,以保护自身与周边人员安全;吴明淏教授指出,面对台湾未来地震等天然灾害不断发生,师生们应具备防灾避险等应变思维,在灾害发生时,能够懂得保护自己与家人。
吴明淏副教授多年来深耕土石流灾害防治、边坡稳定与地震工程等领域,自2009年便开始投入高雄市各项灾害防救科研工作,且曾担任教育部南区防灾校园服务团总召集人、市府灾害防救办公室协力顾问,同时辅导南部学校推动防灾教育工作不遗余力,成果丰硕。
他表示,地震发生时,不要太过惊慌,应随时该保持冷静与沉着,不管怎样,地震预警响起时,应该先就地避难,随时谨记蹲下、掩护、稳住3要领、遵守不语、不跑、不推3不原则;此外,吴明淏教授现场也指导中正高中2位男女学生,就地震灾害时应有的应变作为,如上课时遇上地震时,如何以3要领与3不原则,以冷静沈着的态度保护自身安全。
现场也展示教育局推动防灾教育、学校建置防灾校园成果及作品,其中包括弥陀区安南国小的地震与火灾体验屋等,现场多所学校成果及作品均获教育部歷年防灾校园建置绩优评选,相关作品提供防灾教育网供各校及民眾参考运用及推广,使防灾教育能从学校推向家庭与社区。
六龟国小校长黄龙泉展示六龟国小自行研发的「多功能防灾头套」,他说,六龟国小歷经八八风灾与甲仙大地震,学校老师于100年研发出保护头套,地震时可做为防护头套之用,防止掉落物品伤及头部,增加逃生与存活机会,同时也提升校园师生防灾自救能力,同时也兼具浮板的功能,平常就放置在教室当座椅背垫,并可以当午睡枕使用,多功能用途;六龟国小并特别发送给全校250位学生每人一个,于100年迄今,「多功能防灾头套」年年获颁教育部「防灾校园网路建置与实验计画」金奖肯定。
范巽绿表示,在0206高雄地震灾害发生后,教育局随即通传各级学校清查学校建筑物受损情形,有安全疑虑者,除通报主管机关勘查与进行安全鑑定作业,并对该区域予以封锁管制,以避免学生或到校运动民眾进入发生意外;另针对学校建筑物受损部分,亦已通知学校先行修缮,并持续协助及补助学校完成灾后復原工作,以确保教职员工生安全。
她说,面对地震等天然灾害,师生应有应变防灾技能;此外,平日应建立学生防灾思维,每学期初各级学校,均依规定办理地震避难等复合型演练,期望师生能在平日的训练当中,养成面对地震灾难从容不迫的精神,随时谨记3要领与3不原则,期能将这些自救救人的技能,透过教育从小扎根,从学校推广到家庭、社区及民眾,做好全面防灾准备。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