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殖民进步论 柯文哲挨批反民主
(中央社记者曾盈瑜台北31日电)中国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吴育升今天说,台北市长柯文哲称「被殖民愈久愈进步」是严重失言,应向社会道歉。新党主席郁慕明说,听不懂这番话,难道是要抛弃祖先、被异族统治?
柯文哲接受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专访指出,全球4个华语地区,包括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愈进步,「不好意思的讲,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湾好,台湾比中国大陆好」。
吴育升下午受访表示,柯文哲愈来愈离谱,他的思维出了严重问题,关于殖民进步论的发言是标准的反民主自由,向帝国主义靠拢。柯文哲根本不像在民主自由土地上长大的孩子,相信投票给柯文哲的民众一定很失望。
「我听不懂这个话」;郁慕明表示,如果按殖民带来好处的说法,那很多国家根本就不用独立了。
郁慕明说,台湾是甲午战争后被满清割让给日本,如今很多台湾人都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国大陆,如果选择认同日本的殖民统治,那就是抛弃祖先,愿被异族统治;而且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人被分为「皇民化」与「平民化」两种,受到差别待遇,柯文哲不应该美化殖民者误导大众。1040131
王晓波:柯文哲论殖民 太狭隘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31日电)台北市长柯文哲接受外媒专访时称华人地区接受殖民越久越进步,学者普遍认为柯观点太狭隘。学者王晓波表示,联合国认定殖民主义妨碍世界和平,这才是普世价值。
柯文哲接受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专访指出,全球4个华语地区,包括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愈进步,「不好意思的讲,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湾好,台湾比中国大陆好」。
世新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晓波表示,一个地方进步与否,绝不单单是殖民长短的影响,同时需考虑地理、历史因素。例如香港的繁荣,是因为中国大陆其他区域长时间封闭,使香港成为唯一的出口港;新加坡本身地理条件优越,成为麻六甲海峡的重要转口港,和被殖民与否没有绝对关系。
王晓波表示,评价殖民时应注意「主体性」。台湾人是被殖民者,需了解日本殖民的种种建设,并不完全是为台湾人民好,也是为了方便统治、掠夺资源。「欧洲殖民者把北美建设成最先进的国家,难道是印地安人的光荣吗?」
联合国于1960年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认为殖民主义妨碍世界和平、违反联合国宗旨。王晓波认为,联合国的说法才是普世价值。
政治大学台湾史研究所长薛化元表示,帝国主义殖民潮确实会带来一定的近代化成果,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成果也成为历史遗产的一部分,柯文哲的论述主要集中此一面向。
但薛化元认为,应更全面看待殖民历史,其中必须了解的是,没有人喜欢被殖民,殖民本身就是一种不幸。另外,也不应随意评断文化的高下,星、港、台谁比谁高,并不一定,也不是被殖民越久、文化就越进步。
台大历史系教授陈翠莲表示,她不了解柯文哲发言的脉络、前后文,不能任意评断,她建议在看待历史时,不能只看一面,殖民者的确会给殖民地带来物质文明的进步,例如现代建设、卫生观念等,也会将新的思想引入,然而文化交流有「多面性」,也包括压迫和剥削。1040131
柯文哲论殖民 学者:忽视殖民创伤
(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31日电)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今天说,被殖民是历史悲剧,被殖民越久越进步的说法抹煞被殖民的创伤,只从简单的角度看问题。
台北市长柯文哲接受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专访指出,全球4个华语地区,包括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国大陆等,接受殖民愈久的地方愈进步,「不好意思的讲,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湾好,台湾比中国大陆好」。
张亚中表示,殖民地虽然接受到西方文明,但以台湾被日本殖民而言,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其整个建设与成长是为了丰富其母国,台湾在日本眼中其实只是二等公民。
他表示,被殖民越久越进步的说法抹煞被殖民的创伤,只看到表面成果;被殖民是历史悲剧,不应该不考虑被殖民的心理创伤,而从简单的角度看问题。
张亚中说,当时很多台湾人被日本屠杀,虽然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有建设,但不该为这些现代化沾沾自喜。
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廖达琪认为,柯文哲殖民越久越进步的说法是从自然科学逻辑的角度看问题,被殖民接受异族文化、多元文化的刺激,会带来新的文明,但也要看殖民者本身的心态。
她说,英国殖民香港、新加坡时,将法治、相关训练带进香港、新加坡,台湾被日本殖民时,有痛苦的一面,但也受惠于相关基本建设。
不过,廖达琪说,一般从人文学的感受来看,活在殖民当下的血泪与痛苦,是从自然科学逻辑中看不到的;柯文哲做为台北市长在思考问题时希望可以多一些人文细腻的思维与体会。104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