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抽卫生纸都痛」 她花了20年才找到病因
一名65岁的范女士,身体在30年前出现异状,手指关节逐渐扭曲变形,连开门、如厕后用卫生纸等小动作,都会痛到无法进行,遍寻骨科、復健科、中医都治不好,家人还一度认为她「卡到阴」,进而带往寺庙求神问卜,拖了20年才终于确诊「类风溼性关节炎(简称RA)」,经治疗后,现生活几乎恢復正常,一圆「帮家人打毛线」的梦想。
收治该病例的振兴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兼一般内科主任林孝义说,今年有国外研究指出,超过5成的RA患者未按时用药,当中有21%是不相信这病治的好、心生沮丧所致;他解释,RA是一种慢性自体免疫疾病,身体免疫系统误攻击自身关节,如果未及时治疗,短短半年到数年的时间,关节便会扭曲变形。
65岁的范女士,30多岁时,手指关节开始出现不适,并渐渐扭曲变形,当时看遍了骨科、復健科、中医等医师,均以为是痛风、乾癣、红斑性狼疮,还有医师跟她坦言「我尽力了,但真的治不好你」,就这样持续了20年,才终于确诊是罹患类风溼性关节炎,并开始接受适当的治疗。
范女士说,这20年间,除了关节变形,她连转门把的喇叭锁,如厕后抽卫生纸等小动作,都会痛到无法进行,之后甚至连呼吸、讲话都会痛,每天都痛不欲生,走在河堤时「都常有跳下去的轻生念头」;她还笑着分享,因为半夜常痛到睡不着,曾有次凌晨站在窗边发呆时,看见一楼有小偷想闯入偷东西,大声怒斥吓走对方的趣事。
现有包括生物制剂、小分子口服药物等疗法,能有效治疗类风溼性关节炎,且是有条件的纳健保给付;范女士经治疗后,生活现已恢復正常,甚至能打起毛线,一圆帮家人织围巾毛衣的梦想。
林孝义提醒,有些病友以为关节不痛就等于「好了」,进而自行停药或减药,反而让关节在无形中持续被破坏,病友无论症状如何,都应定期回诊,让医师评估状况,并遵循医嘱来服药,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