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餐桌上有这道料理 全亏康熙打败郑成功军队
近来环保意识抬头,拒食鱼翅的呼声渐起,但昔日它可是富贵人家才吃得起的珍馐,不过,较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经典名着《红楼梦》中的贾府宴席,却从未提到鱼翅料理,这到底是为什么?有学者考据发现,鱼翅海参后来成为中国的顶级美食,竟然跟康熙皇帝打败郑成功有关。
大是文化日前出版《餐桌上的中国史》一书,作者张竞在古代典籍与图画中找到许多材料,挖掘出乎意外的中国饮食史。张竞曾任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为日本明治大学比较文化学教授的学术背景,对爬梳史料的掌握有其独到之处。
张竞在书中提到,鱼翅要到18世纪中期,也就是清朝才在中国普及,这一切要归功于康熙大帝,派兵打败郑成功之子郑经的军队,才让鱼翅等海鲜跃上中国的餐桌。
但为何郑经投降,鱼翅便成为中国人的盘中飧呢?关键出在,中国虽是鱼翅消费国,却不是主要生產国。中国人食用的鱼翅在那个年代主要来自日本。
日本从以前到现在,一直是捕鲨的国家,而鱼翅正是取自鲨鱼的鳍。根据日本学者松浦章考证,江户时代实行锁国令,日本所生產的大批海產乾货,都限定在日本长崎交易,中国的乾货即从长崎输出。在明代和清初,两国的海產乾货交易量,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到明朝初期,为抵御倭寇制定了海禁令,对日贸易受到很大衝击。
海禁政策一直持续到了明朝末期,到清朝初期,郑成功以台湾为根据地,谋图反清復明。为打击郑氏政权,清政府发布了迁界令,自广东至山东,凡沿海30里以内的居民,均被强制移居至内陆。
西元1683年郑经降清后,清政府撤销迁界令。隔年,康熙颁令允许民间船只出海,此后两国贸易额大增。据日本「唐蛮货物帐」记载,西元1709九年,从长崎回国的7号船装有475.5斤的鱼翅、1573.5斤的乾鲍鱼、6164斤的乾海参,这还只是单艘船的载货量。
此后,海產乾物的贸易量一直持续增加,到18世纪中后期,每船装载的鱼翅超过1000斤。进入19世纪数量更惊人,1862年江户幕府的官船千岁丸,曾装载1800斤鱼翅、2万4千斤乾海参、3万6千斤乾鲍鱼来上海。这些珍稀海鲜是在18世纪中期,从日本的进口量增加后,才在中国普及。
另据维基百科记载,中国唐宋时期,越南沿海地区就开始将鱼翅制成食品。曾有国家以鱼翅为贡品献给中国皇室。又一说鱼翅为华人所食用,是始于郑和下西洋时,船员在东南亚海岛上捡拾鱼翅煮熟充飢。
但华人食用鱼翅的书面记载是开始于明代。明清时期,鱼翅被列为八珍之一。清乾隆时期,鱼翅的食用开始兴盛。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