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未来两岸关系可从五方面推进 培植政治互信

11.10.2015  11:25

  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胡凌炜9日在第二届“澳门与海上丝绸之路论坛”——“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国家安全”研讨会上发表观点认为,从目前情况分析,2016年1月台湾“大选”之后,无论国民党还是民进党执政,两党都排除了“法理台独”的选项。这将成为未来保持两岸关系稳定,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依据。在此基础上增强两岸政治互信,务实推动各项具体措施,将会实现两岸的互利与双赢。

  以下内容来自中评网:

  胡凌炜表示,未来两岸关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

   一、培植两岸之间的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对于未来保持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十分重要。大陆的立场是“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民进党在不能正面回应大陆立场的情况下,要从负面避免“台独”言论和行为,避免损耗两岸的政治互信。

  蔡英文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演讲中表示,“在‘中华民国’现行宪政秩序下,持续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回顾民进党的发展历史,应该看到,1991年民进党确立了“台独党纲”,到1999年民进党通过《台湾前途决议文》,接受了“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到今天蔡英文全面接受“中华民国宪政秩序”,民进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未来培植两岸的政治互信,大陆将关注蔡英文在各项具体政策上是按照“中华民国的宪政原则”,还是按照“两岸一边一国”的定位。未来大陆应该避免用传统的观念看待民进党,民进党要避免违背“中华民国的宪政原则”的“台独”言论和行为,这对于建立两岸的政治互信是十分重要的。

   二、建立两岸之间的制度性对话平台

  建立两岸的制度性对话平台对于防止发生误判,积累政治互信十分重要。如果民进党重返执政舞台,并且拒绝接受“九二共识”,海协会与海基会的沟通机制,国台办与陆委会的沟通机制都将面临障碍。

  未来两岸当局在正式对话平台无法保持的情况下,应该推动两岸学者和智库之间保持对话和交流。这个方式既不违反各自的立场,也间接维持了两岸之间的对话,对于避免两岸发生误判,积累互信是有必要的。同时,两岸当局要共同努力,为恢复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的制度性对话平台,特别是国台办与陆委会的制度性对话平台创造条件。

   三、尽快通过两岸签署的各项协议

  台湾爆发“太阳花学运”后,虽然台湾“朝野”达成尽速完成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的共识,但到目前为止,“两岸协商监督条例”仍卡在台“立法院”。2016年1月,“立法院”换届改选之后,民进党籍“立法委员”的席次必将大幅上升,“立法院”席次对比变化之后,能否妥善处理,尽快通过两岸签署的各项协议将对未来的两岸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四、审慎处理南海争端

  南海争议将是民进党重返执政舞台后面临的重大敏感问题之一。围绕南海争议,国民党根据历史沿革,坚持“U型线”的立场。民进党蔡英文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演讲结束后,针对与会者提问表示,“台湾要按照国际法,尤其是相应的海洋法公约,以及遵循航行自由、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解决南海争端”。

  然而,南海争议不是简单的航行自由问题,而是牵扯到更为复杂的台海局势。首先,否认“U型线”涉及到领土变更;其次,变更“中华民国”领土必然触犯两岸和平的底线,引发大陆采取强硬措施;再次,变更“中华民国”领土必然引起台海地区的动荡,损害美国的亚太战略利益。因此,民进党的南海政策将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审慎处理南海争议关系到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否能够持续下去。

   五、推动两岸基层县市交流

  2015年1月,民进党主导绿营两岸政策走向的“中国事务委员会”启动。会中敲定民进党执政13县市全数比照高雄市筹设“两岸小组”,专责处理两岸事务,推展两岸交流。随后,民进党执政县市陆续成立了“两岸事务小组”。台湾基层县市政府普遍设置“两岸事务小组”,将两岸事务与国际事务区分开,体现了两岸非国与国的原则。“两岸事务小组”将成为两岸基层对话合作的平台,有助于推动两岸基层社会的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