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及美日学者合作“重探抗战史”
中新社 台北9月29日电 (记者 刘舒凌)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与两岸、日本十位学者合著新书《重探抗战史》29日在台北出版,尝试对“‘七七事变’后蒋介石为何升高华北紧张情势”等历史谜题提出新观点。
郭岱君曾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新闻秘书、副局长等职,被视为《蒋介石日记》落户美国并对外开放的幕后推手。基于《蒋介石日记》及美日俄等国近年相继开放的珍贵史料,2012年起,她邀集两岸及美日等多方面学者、民间人士,重新探讨抗战史。
郭岱君29日表示,抗日战争使中国从半殖民地变成为世界五强之一,抗战史则记录了中国民族现代国家的构建、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台湾等过程,相关研究是两岸、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历史根基。
历经三年讨论、研究,这个学术群体当天发表《重探抗战史(一):从抗日大战略的形成到武汉会战(1931-1938)》,提出他们的新观点。
譬如,日本方面在“七七事变”前已宣布“不扩大事态”,蒋介石也了解“倭(日本)志在华北局部而不敢扩大”,却为何下令中央军北上、升高紧张情势?对于这一多年来无法合理解释的决策,新书结合《蒋介石日记》提出,蒋判断华北是“党国存亡之所在”、不可造成第二个东北,因而决定趁此偶发冲突来打破《何梅协定》。
此外,新书还尝试回答“中日就华北调兵遣将时,蒋介石为何开始动员开辟淞沪战场”、“南京保卫战与大屠杀的关联”等问题。
日本学者参与该研究项目,此举受到多方关切。郭岱君表示,研究中日之间战争,不可缺少日本方面资料、观点。她介绍,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等6位学者严谨认真、不乏气度,希望尽一己之力、防止日本再犯历史错误;很遗憾有4位因工作关系,要求不公开姓名。
抗战老兵、前台湾“行政院长”郝柏村,新书作者之一、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洪小夏,与此间学界、出版界近百位人士出席当天发表会。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中研院”院士朱云汉表示,甲午战争以来,抗战是中华民族面对生死存亡严重挑战的关键一战,它创造了战后崭新的东亚秩序,为中华民族日后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新书结合各方面不同学术观点、史料,打破砂锅问到底,在合作研究抗战史方面走在了前面,实属“难能可贵”。
据介绍,《重探抗战史》研究计划拟集结为三大册,兼顾军事史与政治史,内容涵盖抗战时期的战事、政经社会、外交关系、领导人物的心路历程与彼此间的互动等各个层面,探索战争的真相,也兼顾战争中人的互动。(完)